蘇州城東北角的園林路上,有一座著名的園林。它建造於元代,佔地約15畝,平面呈長方形,這就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江南大地並無獅子出沒,爲何會有一座以“獅子”命名的園林呢?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元朝至正年間,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弟子們爲他修建了一座禪林。禪師爲紀念在天目山獅子巖得道的師尊,將這座園林取名“獅子林”。獅子又名狻猊,是佛國之獸,獅子座爲佛之坐處。因此,“獅子林”意指這裏是講經傳法之處,是一座禪宗園林。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獅子林素以“假山王國”著稱,園內遍佈怪石,擁有現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羣。獅子林的假山,奇在體量之大非常罕見,而且將太湖石的“瘦、漏、透、皺”之美融入假山造型藝術,輔以與佛家故事有關的人體、獅形、獸像,寓禪理於其中。這些造型中,最多的當然是獅子了。假山羣和散佈各處的石林小品中,據說暗伏着500多隻千姿百態的石獅子,組成了一幅“羣獅膜拜獅子峯”的瑞像。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相傳乾隆皇帝當年遊賞時,不僅着迷於獅子林之美,還曾被獅子林的假山給“迷住”。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乾隆穿行其間,忽而登峯,忽而入洞,忽而開朗,忽而幽深,竟被困在了這座“迷宮”裏,找不到出口。他非但沒有龍顏大怒,反而御筆親題“真有趣”三字。一位陪同覺得太過口語,靈機一動,誇讚“有”字寫得非常好,請求賜字,乾隆便賞“有”字予他,留下“真趣”二字,恰有一番禪門之意。這便是真趣亭的由來。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從蘇州“帶走”了兩件寶貝,一是山塘街,二是獅子林。頤和園中的蘇州街是仿山塘街而建,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中則各有一處威風凜凜的獅子林,原型正是蘇州獅子林。

【江南文脈】蘇州獅子林:奇石迷山間蘊藏着無盡禪意……

民國初年,上海顏料鉅商貝潤生花巨資購得此園,修葺時加入了一些西式建築元素,最終形成了東祠堂、北住宅、西花園的格局。2000年,獅子林被列爲了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的獅子林位於鬧市一隅,林外滾滾紅塵,林內寂寂佛境,在奇石迷山間,是否正是創始人天如禪師想要表達的無盡禪意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