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推出了優惠或免除門票的活動,讓人們放下經濟負擔,更多走進博物館中。國家文物局更是表示,今年,中國已經把免票博物館的佔比提高到70%以上。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而今年的這一天,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宣佈,將於10月14日至11月24日舉行“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正倉院寶物”和“法隆寺獻納寶物”代表作約110件將同時公開,呈現以正倉院珍寶爲中心的飛鳥、奈良時代的文化遺產。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特展海報

日本,從隋唐和中國有接觸以來就特別欣賞中國文化,整個古代日本貴族對最大的支出之一,就是購買中國的精美器物。在日本,這些器物被尊稱爲“唐物”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日本繪畫中,很喜歡用“唐物”當室內裝飾

公元756年,聖武天皇駕崩,光明皇后在舉行49天的法會之後,將天皇的日常用品及珍藏物品交給東大寺保管,東大寺把這批遺物收入一間木製倉庫,這便是後來正倉院的前身。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極力推崇向唐學習的8世紀天皇,聖武天皇


此後,諸如佛寺落成時使用的各種物品及信徒捐獻物等,也收入正倉院,漸漸成爲了一個能夠直接反映日本古代貴族和王室喜好的大型文物倉庫。這裏的收藏品數量大,種類多,同時,還有很多早已失傳的孤品。

在此次東京國立博物館“正倉院的世界”展覽中,一件精美絕倫的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被譽爲正倉院北倉寶庫的第一名品。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 唐代·8世紀 正倉院寶物


由於這是僅此一件的孤品,它極少展出。它可能是唐朝回贈日本使臣的外交禮物;也可能是聖武天皇斥巨資從中國購得的。總之,它從聖武天皇的私人收藏轉移到正倉院,也已經過去了1200年之久了。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奈良正倉院


唐代詩人韋應物在《五絃行》中這樣說道:“美人爲我彈五絃,塵埃忽靜心悄然。”

五絃琵琶至宋代就已完全失傳,連樂譜也未曾留下,今人想要一窺韋應物寫的究竟是什麼,還得去日本正倉院,因爲這是世界上僅存的一把唐代五絃琵琶了。歷經千年,它依然完好,螺鈿也緊密貼合,讓人不得不感嘆匠人絕藝。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


這把琵琶極爲瑰麗工巧。琴體除面板外,均爲紫檀材質,通身鑲嵌鳥蝶、花草、雲彩和寶相螺鈿花紋,花心、葉心間飾以紅碧粉彩,描之以金線,並用琥珀、玳瑁等物精心裝飾。面板中部捍撥處貼玳瑁薄片,並鑲嵌有駱駝載胡人彈奏琵琶圖像,具有濃郁的西域趣味。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

如今人們能見到的最古老的螺鈿製品,都是唐代遺物——在唐代,螺鈿工藝已進入成熟階段。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平螺鈿背八角鏡 唐代·8世紀 正倉院寶物


螺鈿是一種特別的工藝——“螺”指貝類,“鈿”爲嵌裝,螺鈿即將貝類的外殼加工成平板狀,再切割成各種花紋、圖形,然後嵌入木板、金屬、漆器表面。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局部)

與五絃琵琶的“直頸”不同,另一把將展出的四弦琵琶頸部以直角彎曲。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紫檀木畫槽琵琶 唐或奈良時代·8世紀 正倉院寶物

紫檀木畫槽琵琶,起源於波斯,在中國隋唐時期就頗爲流行。這把琵琶背面有蓮花與鴛鴦紋飾,花鳥均用象牙嵌成。捍撥紅地,上繪的《狩獵宴樂圖》非常著名,畫中出色的山水畫表現手法以及表現的胡人風俗場景,令人讚歎。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紫檀木畫槽琵琶 背面

目前官方公佈的展品圖錄中,還有一件《國家珍寶賬》。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國家珍寶賬(部分) 奈良時代天平勝寶8年(756年) 正倉院寶物

這是天平勝寶8年(756)6月21日,光明皇后將聖武天皇的遺物、六百數十件物品獻給東大寺大佛時的目錄,全文以漢字書寫,18張麻紙上的墨色仍鮮豔醒目,且全體蓋有“天皇御璽”的印章。

根據這份獻納目錄《國家珍寶賬》記載,前邊提到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紫檀木畫槽琵琶、平螺鈿背八角鏡等皆有案可查,表明了它們的傳承有序。


這些盛唐孤品,如今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

這些記載雖是日本寫就,但今天的中國人看起來也毫不費力


被日本奉爲國寶的這些孤品器物,說明了盛唐時期強大的文化輸出,也說明了中日文化一出同源的本質。10月14日至11月24日,有計劃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可以順道去瞻仰一下這些盛唐印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