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日晚,经过广州歌舞剧院全新打磨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友谊剧院进行了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醒·狮》在广州友谊剧院做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

《醒·狮》月底竞逐文华大奖

《醒·狮》在广州友谊剧院做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

大洋网讯 “太棒了!没想到舞狮能表现得这么美!”19日晚,经过广州歌舞剧院全新打磨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友谊剧院进行了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精彩卓绝的表演结束后,演员们谢了5次幕,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仍然经久不息。19日、20日连续两天,来自粤港澳台的青年学子、外国留学生,以及白云区党员干部群众共计近2400人欢聚一堂,共赏这出极具家国情怀、岭南元素满载的文艺精品。

《醒·狮》曾在2018年底荣获中国舞蹈最高荣誉——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据了解,在5月26日、27日,该剧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参与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中国文华大奖的奖项角逐。

“单狮”升级为“双狮”竞逐文华大奖

昨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简称十二艺)在上海正式开幕,举办期间第十六届文华奖将开展评选工作。文华奖每3年评选一次,设文华大奖、文华表演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舞剧《醒·狮》作为唯一代表广东省出征的剧目,将于5月26日、27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参加十二艺展演,竞逐文华大奖。

为扎实筹备此次参评,相关部门与主创团队多次召开舞剧研讨会,在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佛山祖庙、广州醒狮协会、佛山黎家等地采风,听取专家、观众等多方意见。《醒·狮》从去年8月首演至今,先后进行了3次大的整体修改提高。而本次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正是修改提高后的“文华版”的首次亮相。

《醒·狮》总编导钱鑫、王思思介绍,相比之前的版本,本次参赛的“文华版”在几个较大的舞蹈段落都进行了调整,而其中最大的改动,则是首次采用“双狮”表演。以前则除了两位主演是“双狮”表演外,其他都是“单狮”表演。所谓“单狮”表演,意思是舞狮人是一位演员,主要舞狮头,狮尾则缠在舞狮演员的腰部。而“双狮”则是最传统的舞狮表演,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舞狮由单人掌控提升为双人合作,“双狮”的表演难度更高。“双狮是传统的形态,在气势上递进了一层,之前没有做是因为时间太紧,而且像狮头的抛接、用法的难度系数也更大。这次我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将男子双狮排好,将这种团结拼搏的精神气势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钱鑫说。

广州歌舞剧院董事长史前进称,《醒·狮》自去年在广州首演以来,已赴贵阳、上海、北京及其他省内城市巡演,得到各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支持和热烈好评。目前,全体演职员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入参赛前的第四度提升修改排练,努力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好的表现,以岭南文艺魅力和“民族魂”点燃上海滩。

《醒·狮》月底竞逐文华大奖

《醒·狮》在广州友谊剧院做三元里历史文化专场展演。

“当‘胜利歌’高声唱起,我不禁热泪盈眶”

一部好作品不仅可以讲好广州故事、中国故事,更可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展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而《醒·狮》正是这样的一部好作品。《醒·狮》故事源起三元里民众自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剧中讲述的醒狮精神,正是三元里村乃至南粤不屈不挠、敢为人先、实干担当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精神。

此次展演恰逢纪念三元里抗英斗争178周年,不少观众来自三元里村。剧中醒狮、大头佛、茶楼、采青、长凳等鲜明的岭南元素,让村民们感觉特别亲切。当看到三元里牌坊立在舞台中,当三元里抗英斗争历史上真实出现的民谣“胜利歌”伴随鼓声响起时,他们难掩内心的激情澎湃。三元里街道办事处主任邓文则毫不掩饰自己观剧后的感动:“特别是最后那一幕,当‘胜利歌’高声唱起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今天的表演把三元里历史文化的宣传推上了新的高度。”

舞剧《醒·狮》主创人员之一、编剧罗丽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告诉记者,她有同学就来自三元里,所以她对这个题材倍感亲切。“三元里抗英斗争,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都能学到。在《醒·狮》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像阿醒、龙少、凤儿,我想每个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明白为什么三元里人民会在那种情况下奋起而战。我们希望讲述的是这种‘民族魂’,把这个故事告诉更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年轻人。”

湾区醒狮文化同根同源 粤港澳台学子感震撼

在《醒·狮》的最后一幕,舞台上打出了这样的一句标语“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引起在场不少海内外人士的共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明确“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对于“醒狮”被列入《纲要》“人文湾区”一节,罗丽感到相当振奋:“《纲要》里提到的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传统文化,长期以来都深植于粤港澳三地甚至全球华人心中。《醒·狮》这部剧虽然讲述的是三元里的历史,但它将武术里的南拳、粤剧里常用的木鱼歌创造性地融入到了舞狮中,恰恰是最能引发三地人民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的部分。”

此次前来观看《醒·狮》的,还有不少来自粤港澳台及海外的学子,他们表示该剧“很爽快”“很热血”。来自香港的学生彭炜熹认为,岭南的尚武精神和家国情怀在这部剧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样来自香港的学生周均豪则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以舞剧的形式认识醒狮,既熟悉又陌生,被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所震撼。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通讯员穗宣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