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播的《北京女子圖鑑》再興女性奮鬥浪潮,以十年之前作爲時代背景,又點燃了當年追尋夢想的第一代“北漂”們的回憶思潮。

在06年左右,“北漂”一次開始流行後,漂泊的有爲青年相繼經歷了“湧向北上廣”,“逃離北上廣”,“逃回北上廣”,內心又相繼經歷了“追求夢想”,“努力沒用想回家”,“家裏一團糟我還是想出去闖”的波折路程。你要大城市的一張牀還是小城市的一間房都已經懶得討論了。

“北上廣”真的能像戚薇一樣實現夢想?別被電視劇騙了!

因爲大城市的房,就像王炸一樣,越來越趨近於要不起的邊緣了,任何順子都無可奈何。

08年的“北漂”更爲火熱,也正好是戚薇飾演的陳可依對追夢北京付諸行動的時候。

因爲時代的關係巧合,08到18年,算是90後激盪的十年。

“北上廣”真的能像戚薇一樣實現夢想?別被電視劇騙了!

於是相繼出現了佛系90後,入土90後,喪完了破罐子破摔浪起來的90後:

努力奮鬥—奮鬥無望順其自然—裝逼太累迴歸地氣—生活不應糾結,要以快樂爲主

簡直一副“立業不惑知天命”的年代速成縮影。

這是時代推起來的。

“北上廣”真的能像戚薇一樣實現夢想?別被電視劇騙了!

不過轉念一想,時代也是由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推動帶起來的。

還是會有人想要走到社會發展的前端,甩開同齡人的。

而陳可依爲了“逃離差不多”去到的北上廣,今日又是如何的?

“北上廣”真的能像戚薇一樣實現夢想?別被電視劇騙了!

可能不會因爲彩禮吵架,但會因爲首付發愁;

可能不會因爲首付發愁,但會因爲學區房離婚;

有了學區房,沒關係,還有小孩子的英語學費、鋼琴學費、圍棋學費、羽毛球學費、小提琴學費、架子鼓學費、幼升小小升初的各類型比拼。

有志向人胃口大得很,優異的資源難搶得很。

焦慮讓每一個人都害怕落後。

“北上廣”真的能像戚薇一樣實現夢想?別被電視劇騙了!

而BB了很久並沒有打算棄劇的原因,是想看看再往後女主會以哪種方式開掛,會如何在幾十集的電視劇中達到我們大部分人不可企及的生活滿意程度。

然後順便,試圖尋找一下自己當年的辛酸共情,探討一下爲什麼到現在我都還在喫力地趴在半坡中。

如果有可能,人還是要向前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