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可能決定戰爭的走向。一戰期間,就曾發生過一次信息不對稱事件,導致了一支74艘戰艦組成的艦隊覆滅。

一個疏忽,指揮官下令鑿沉74艘戰艦,寧願毀掉也不留給敵人

彩虹行動,聽上去很美好的詞語,但背後代表的是德國曆史上的大規模自沉軍艦行動,導致了一戰後德國海軍近乎癱瘓。

一個疏忽,指揮官下令鑿沉74艘戰艦,寧願毀掉也不留給敵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組建了一支由183艘艦艇組成的超級艦隊,其中戰列巡洋艦4艘、戰列艦40艘、巡洋艦7艘、其他艦船144艘和潛艇28艘,可以說是非常豪華的配置了,足以和當時最強的英國皇家海軍對抗。一戰結束後,這支超級艦隊的其中74艘艦艇被扣押在了斯卡帕灣,艦艇武器的開火裝置全部被拆除,油料也被抽走,官兵也控制在了最低人數,可以說德國的超級艦隊不僅沒有了一戰之力,連離開斯卡帕灣都做不到。

一個疏忽,指揮官下令鑿沉74艘戰艦,寧願毀掉也不留給敵人

一戰德國並沒有像二戰時輸得那麼徹底,德國認爲凡爾賽和約只是一次和平談判,而不是戰敗賠款,態度較爲強硬,因此和約的擬定非常不順利。英國不耐煩了,給了德國兩條路,要麼繼續開戰;要麼接受凡爾賽合約。

最終德國選擇了後者,但卻疏忽了一件事——他們忘記把決定投降的事情告訴超級艦隊指揮官馮·路特。某一天早上,當馮·路特從英國報紙上看到“和平談判瀕臨破裂”“戰爭或將繼續”等字眼時,下意識地以爲同盟國與協約國的談判破裂了,戰爭將再度降臨。此時的超級艦隊根本無法逃脫斯卡帕灣,爲了防止這74艘艦艇成爲協約國對付同盟國的武器,馮·路特決定鑿沉它們。

一個疏忽,指揮官下令鑿沉74艘戰艦,寧願毀掉也不留給敵人

1919年6月21日,馮·路特趁着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去訓練的功夫,向全體艦艇發送了信息“彩虹”。這是德軍已經擬定好的暗語之一,代表的是“沉船”。上午10:30,74艘艦艇升起不允許懸掛的德國國旗、艦隊旗,打開了所有通海閥門和水密艙門。12:16,第一艘戰列艦沉沒。英軍艦隊接到消息後緊急趕回,但只救回了22艘,噸位才佔艦隊總噸位的5%,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戰艦一艘都沒救回來。

一個疏忽,指揮官下令鑿沉74艘戰艦,寧願毀掉也不留給敵人

這件事直接打亂了凡爾賽和約的進程,到手的鴨子飛了,協約國自然不甘心,於是德國僅剩的8艘戰列艦全部被瓜分,德國海軍主力只剩下6艘老得沒人要的戰列艦,甚至連武器都沒有,僅能作爲訓練之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