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馬術,我們腦海裏立馬浮現出的可能是電影《窈窕淑女》或電視劇《唐頓莊園》中的場面:

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們身着華服,或站或坐在賽場邊,隨着比賽的進行露出緊張或激動的神情 – 作爲觀衆。

(電影《窈窕淑女》中紳士淑女觀看馬術比賽的場景)

亦或是身着騎裝的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馬匹旁跟隨着牽着獵犬的僕人,彎下腰,做出躍躍欲試的出發動作 – 作爲獵手。

(電視劇《唐頓莊園中》衆人即將出發打獵的場景)

作爲英國傳統運動的馬術,一直以來便與貴族、優雅、古典等溢美性質的詞語脫不開關係。無論是在賽場上或是莊園裏,騎手們永遠身着一絲不苟的騎裝,肩背筆直地坐在馬匹上,給人以簡約而高雅的氣息。他們的形容富有嚴肅卻高貴之感,彷彿即將開始的並不是一項激烈的運動,而是某項閒適的貴族遊戲。

現代馬術起源於英國,並於18世紀在整個歐洲大陸普及開來。18世紀末,娛樂性馬術和軍事上的騎兵訓練分道揚鑣,從此馬術運動形成了一項獨立的體育運動項目。

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二屆現代奧運會上,首次舉行了馬術比賽,當時有3個項目。十二年後,在第五屆奧運會上賽馬項目增添到了5個,從此,馬術比賽成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作爲紳士與淑女的運動,女運動員的身影也經常出現在此項比賽中。最有名的幾位,便是英國安妮公主(HRH The Princess Royal),扎拉公主(Zara Anne Elizabeth Phillips)和約旦的哈雅公主(Haya Bint Al Hussein)。

儘管女性一直在馬類運動中佔有着一席之地,也從未被禁止參與此類活動。但時至今日,女騎師的數量仍然遠遠少於男騎師。

在對過去14年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利物浦大學管理學院純種馬研究MBA專業的研究表明,只有11.3%的專業騎師執照被女性所擁有,而其中只有5.2%可用的馬匹是被女騎師所使用的。

然而,考慮到所乘馬匹質量的差距,研究顯示,女騎師在賽場上的表現並不比男騎師遜色。

這項研究的作者Vanessa Cashmore說:“這項研究有力地表明,女騎師們與男性同行一樣好。我希望這有助於爲女騎師提供更多的機會,也鼓勵更多的女性進一步發展自己的事業。”

研究贊助者之一英國賽馬管理局(British Horseracing Authority, BHA)也表示,將採取措施解決男女騎乘機會的差距。

BHA首席執行官尼克·魯斯特(Nick Rust)說:“這項研究爲一個許多業內人士已經感受到的事實提供了證據 – 女性騎師與男性同事一樣好。

這種“陽盛陰衰”的現象或許自有它的歷史成因。二戰之前,女性是不被允許用跨騎姿態上馬的。由於當時社會對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苛刻的儀態要求,所有穿着裙裝的女士們都必須採用側騎的姿勢。

(《唐頓莊園》第一季中側騎姿態的瑪麗小姐)

二戰以後,由於女權運動的興起和女性地位的上升,女性穿褲裝和隨之而來的跨騎馬匹成爲了社會新時尚,被視爲女性解放運動的一部分。不少影視明星和貴族小姐紛紛穿起褲裝,跨騎馬匹,開啓了時代新風潮。

(《唐頓莊園》第六季中跨騎姿態的瑪麗小姐)

承載着英國傳統精神的馬術運動,以其優雅與力量在18世紀征服了歐洲大陸,並在往後的三百年裏風靡世界。如今,這項運動也來到了中國。以華天爲代表的運動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訓練,爭取在下屆奧運會和馬術錦標賽中爲中國再添榮光。

對馬術感興趣的同學,也歡迎來到利物浦大學瞭解更多。我校開設有純種馬賽馬專業(Thoroughbred Horseracing Industries)MBA,旨在爲賽馬和馬術業培養專門管理人才。與英國賽馬管理局(British Horseracing Authority, BHA)的合作,更是爲學生們提供了難得的實習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