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對美國44項化工產品加徵了關稅,包括液化丙烷、聚乙烯、丙烯腈、潤滑劑、環氧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板片膜箔扁條、聚酰胺-6,6切片等。其中聚碳酸酯也在名單之內。

中美貿易摩擦

而化學品是美國代表性的出口商品之一,2017年美國出口中國的化學品價值佔全美出口總額的10%,包括塑料製品,佔比上升至14%。2017年美國銷售到中國的化學品和塑料出口額大215億美元,遠超同期農產品出口的195億美元。中國運到美國的化學品卻只佔總額的3%左右。

美國化工業

其中,聚碳酸酯(PC)的市場價格始終保持在高位態勢。目前在亞洲市場,每噸聚碳酸酯價格已經達到了3800到3900美元之間。較二月價格上漲5%左右。由於北美地區生產設備的故障以及中國地區新項目的延期,使得PC庫存短缺的狀況或將持續。因而價格有可能出現進一步上漲。

由於其原料雙酚A的需求預計不會出現較大變化,因而雙酚A價格預計未來不會出現上揚。由於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對美國的化工品實施報復性關稅。這使得美國的PC材料也在美國關稅補償範圍之內。加之新材料的出現,短期內PC需求量不會出現較大變化。

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全球聚碳酸酯的需求每年增長率4%-5%,而在供應方面未來5年的增長率僅爲2.9%左右,短期內還無法滿足需求。亞洲的聚碳酸酯市場十分巨大,近年來,隨着中產階級在中國的興起,以及汽車、建築等業務爆發帶來的對先進材料的巨大需求,而聚碳酸酯就是其中之一,聚碳酸酯在電子電氣、汽車製造業中使用比例在40%~50%,中國在該領域的使用比例只佔10%左右,電子電氣和汽車製造業是中國迅速發展的支柱產業,未來這些領域對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將是巨大的。中國汽車總量多,需求量大,因而聚碳酸酯在這一領域的應用是極有拓展潛力的。

汽車行業提供了全新化工新市場

中美貿易戰,無疑使得美國化工企業開拓亞太及中國市場舉步維艱,而隨着中國化工業興起及日本化工業的轉型,美國無疑主動放棄亞洲市場,使亞洲國家有絕好機會突破美國化工壁壘,形成全球抗衡的化工業新格局。

貿易戰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