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车的人都知道,A柱死角、前轮位置、前保险杠死角等驾驶台难以直接观察的视野盲区,是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大隐患之一。

百年来,传统的驾驶模式都是依靠驾驶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来避免行车事故。而再高明的老司机,也无法避免由视野死角进入车轮前方的障碍物被碾压或造成车辆受损,新手司机更是频频中招,使行车安全的保障系数更加可怜。

其实,在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切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的方式给予化解:加装前保险杠摄像头和左右A柱摄像头,并把图像投射在驾驶室前挡风下方和左右2个A柱上,使驾驶员对车辆前方包括车轮位置、车轮前方的观察处于全视野无死角状态。

全视野无死角汽车谁来接盘?

应该说,这个装置实现起来非常简单,最大的难点不过是对A柱内显示屏图像的调试,使之与外界真实场景基本同步和尽可能符合驾驶员肉眼观察事业的图像无缝对接,而这个技术在当今视频处理领域也就是菜鸟级难度,通过外置摄像头和内置投射屏使汽车驾驶员获得无障碍全视野的便利可以说易如反掌。

可惜这个技术上实现起来一点不难的革命性、颠覆性行车安全新举措,至今没有任何一家汽车生产研发企业愿意配合我一起开发实施。

原因?说起来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令人啼笑皆非。

有的车商要求我先提供专利证书,再谈合作、再安排试制样车。殊不知你生产企业不先配合我把样车做出来我拿什么申请专利?

有的车商则要求我先提供实物样车再谈合作。殊不知我实物样车都可以自己做了,那还合作什么?

也许,他们是害怕我狮子大开口?害怕利益分配纠纷?问题是一开始我就申明,我只要发明权,不要专利,而且在不需要我后续参与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一次性出让这个发明权。至于价格根本不存在,只要报销我一部分差旅经费就完全可以谈。

可是,目前还没有接触到愿意配合且有开发能力的制造商(经销商)。

全视野无死角汽车谁来接盘?

类似的情况在车门闭锁防盗方面也是如出一辙(有关思路可见我头条相关文章),使我的创新思路永远只能停留在纸面,而无法进入实际的生活为大众造福。

也罢,就借助头条平台,先挂出来给汽车研发机构提供参考吧。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路,最终投入实际运用,哪怕我分文不取,只要造福人类,我也算没白耗神。

全视野无死角汽车谁来接盘?

我是冷言热语,大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经历过少体校运动员、知青、战士、特工、药材推销员、大学生、导演、中医养生推拿专家、广告策划人、资本家的高级走狗、自由职业者、企业主等丰富的人生,走遍世界,看透人生,关注我,愿与你分享生活的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