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咸阳阻击战的 “百战百胜”锦旗   文/李玉泰

“百战百胜”锦旗 作者供图

我是陕西临潼人,1951年参军,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1990年我在兰州军区党史办时,建议组织编写第一野战军战史,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当时成立了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委会,由兰州军区组成编写办公室,进行一野战史的编写工作。经过六年多的努力,《第一野战军战史》编成出版。1996年6月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后,我和编委吕绍堂专程到浙江、江苏,给在解放大西北战役中战功卓著的原第一野战军第一军送书。在去一军第三师途经无锡时,被安排歇息在驻军某部的招待所。

第二天早饭后,我请接待的同志带我去参观他们的军史馆。走进馆门,第一眼看到墙上的一面锦旗,就让我惊讶:这是1949年6月,西安各界人民献给咸阳前线指战员的锦旗,旗正中写着“百战百胜”四个大字。原来这个部队就是当年为保卫西安,在咸阳阻击国民党军反扑的第一野战军第六十一军一八一师。我想,这面见证咸阳阻击战胜利的锦旗,记录了一八一师的赫赫战功,也是我正在编撰第一野战军图集所需要的珍贵资料。我随即将锦旗拍了照,又仔细参观了展出的文物,当年解放西安、保卫西安的情景又仿佛浮现眼前。

1949年5月中旬,西北人民解放军在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政委习仲勋和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的指挥下,发起了陕中战役,对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展开追击,一周内歼敌2.7万余人。5月18日,英勇善战的一野第六军,在军长罗元发、政委徐立清的率领下,从三原大程镇向西安进击。他们强渡泾河,急行军50余公里,当晚到达咸阳近郊和渭河北岸,勘察地形,选择渡点。20日凌晨,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第六军突破国民党军渭河防线,全军泅渡过河,分路向西安快速进击。11时,先头部队到达西安西门,并顺利进入西安市区,其他各路部队先后攻占南门、北门,占领了飞机场、火车站。至下午2时,第六军举行入城式,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5月24日,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贺龙任主任,贾拓夫、赵寿山、甘泗淇任副主任。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警备司令部分别成立,贾拓夫任市长,张经武任警备司令员。

西安和陕中广大地区的解放,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也使盘踞在甘肃、宁夏的马步芳、马鸿逵集团受到严重威胁。从5月底开始,胡、马两军调集了5个军20余万人,协力向第一野战军大举反击,妄图夺回西安。在此紧要关头,彭德怀命令由山西向西安开进的第十八兵团连夜前进。6月9日、10日,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率领第六十一军抵达西安,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随即以第一八二师卫戍西安,以第一八三师沿渭河两岸布防,以第一八一师渡河到咸阳阻击来犯之敌。

6月12日凌晨4时,第一八一师渡过渭河迅速进入阵地。指战员们不顾疲劳,连夜加修工事,决心打好进军西北的第一仗。18时,国民党军马步芳部3个骑兵团沿公路向第一八一师两翼进攻。指战员们奋力击退了敌兵的冲击。13日晨,敌陇东兵团第八十二军3个师,在炮火掩护下从东北、正北、西北三面向第一八一师发起攻击,另以1个骑兵旅集结于城东北地区,伺机向一八一师侧后迂回,各路攻击之敌军以整营冲击,进攻时以抢掠群众的耕牛掩护,枪炮一响,耕牛被惊得四处乱窜。在中五台阵地前,敌1个营挥刀赤膊而来,到阵地前三四百米处突然卧倒,其后的两个团从高处压过来,前边卧倒的敌人又跃起吼叫着往前冲。第一八一师指战员机智沉着,坚守阵地,待其进入有效射程时猛烈开火,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敌军凭借兵力优势,仍轮番进行冲击。至14日中午,第一八一师前沿阵地大部丢失,几个主要防御支撑点也陷入敌军包围之中,部队伤亡很大。但是,指战员们英勇抗击,与敌浴血奋战。坚守中五台的第五四二团八连50余名指战员,连续击退了敌军整营兵力的7次猛攻,歼敌200余人,保证了右翼阵地的安全。控制西兰公路1号阵地的第五四三团一连9次陷入敌军的包围,子弹打完了,指战员们凭着剩下的9枚手榴弹和捡到的石块与敌搏斗,守住了阵地。午夜,第十八兵团部署在咸阳城外的400余门火炮猛烈轰击敌群,第一八一师各阵地发起全线反击,于15日拂晓夺回了失去的全部阵地,最后以反冲击打垮了敌人的进攻。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第一八一师毙伤敌人2000余人,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守住了咸阳,保卫了西安。此时,调归第一野战军的华北第十八、十九兵团陆续到达西安地区集结,胡宗南和马步芳、马鸿逵集团畏歼后撤,其联合反扑西安的计划遂告破产。

战后,广大群众庆贺第一八一师咸阳阻击战的辉煌胜利,西安各界组织慰问团,带着“百战百胜”的锦旗和慰问品前往咸阳,向英勇参战的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慰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