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刚:上半年实体经济运行欠佳 基建投资或成下半年热点

2018年已过大半,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如何,下半年投资重点应放在哪里?在近日《今日财富》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财富管理生态大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实验室主任曾刚,从“不确定环境中的财富管理”角度对当下经济环境及未来投资趋势进行了梳理。

他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下,此种不确定受内外双重因素影响。曾刚指出,“20172018年以后,整个经济形势跟原来的预想不太相同,都在调低经济增长。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特朗普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无法判定他到底是逆全球化还是支持全球化的,这给原来的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实验室主任 曾刚

此外,“目前全球经济体核心通胀率开始缓慢上升,尤其是美国。这意味着美元可能开始进入到一个确定的加息周期当中,也意味着自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的流动性走向一个收紧状态。而利率的变化对不同资产估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信用环境收紧,流动性风险上升

曾刚表示,过去几个月,中国的货币政策以及业内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去调整。他认为,这些问题可以从实体和金融两个层面进行解读。

从实体层面来看,2018年以后经济缓慢恢复的态势出现了变化,整个实体经济的走势开始出现一定下滑,这一方面和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跟金融监管端的强化有关。作为投融资主体的房地产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在监管强化之后,难以通过原来的渠道进行融资,自然导致投资增长显著下滑。

消费也开始出现下行趋势。曾刚强调,“这个下行趋势不是绝对值,而是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今年,增长速度在放缓,这和消费增长到一定程度有关,也和居民负债上升导致消费降级有关”。

此外,整个经济运行在上半年相对压力较大。一方面它会间接影响到出口,对我国经常项目的顺差进一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生产结构产生影响,涉及到被征税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可能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调整如果展开的话,比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更加持久。这个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对现有政策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总体来讲,今年上半年整个实体经济的表现是非常不好的,这个不好有内发的调整原因,另外则是金融端的收缩导致原来的一些经济活动找不到新的融资方式去支撑,不得不收缩或停止,致使总需求下降。

从金融层面来看,实体的运行情况和金融的运行有一定关系。实体上半年运行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的运行比较紧,整个信用环境很紧张。而整体信用环境收紧,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下行时,微观层面则体现为企业的融资渠道被急速收紧。

融资结构上,银行信贷的占比是在迅速上升的,从绝对数额看新增银行信贷增长速度和以往基本持平,没有显著下行。但银行信贷以外的其它融资通道,包括原来的银行同业通道以及资管通道被明显的监管强化给堵住了。“今年一个特别重要的企业端压力,是来自于流动性风险的上升,而不是信用风险的上升。融资渠道的极速收缩,这是很大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政策的微调,从结构性去杠杆,到定向降准,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流动性,再到把原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政策的闸门改成管好货币政策的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的充裕。最终,既要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又要把握好监管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资产多元化配置,需保持一定流动性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曾刚表示,“刚刚7月31日开完的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宏观政策有一个定调,基本上是下半年的走势,对判断未来经济趋势具有指导意义。”

会议上要求保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反复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此次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六个“稳”,这说明对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还是出现了较大担心。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接下来一段时间政策的调控会以稳为主。曾刚强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变化,之前强调了要主动去杠杆,现在以稳为主,意味着政策重心从去杠杆转向稳增长了。

下半年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会抬头。一方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方面补短板,意味着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加大投入。短期内提升内需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在基建投资方面。在不希望房地产投资提升的前提下,基建投资将成为下半年的热点。

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相结合。上半年整个金融的去杠杆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代价是短期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过大的冲击,因此整个节奏需要放缓。未来一段时间其它的货币政策也会有更多引导,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推进改革开放,一方面是内部的进一步开放,另一方面是扩大进口。在这次政治局会议当中专门列了一块针对房地产的,由以前“坚决扼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变为“坚决扼制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因为长效机制的问题,房地产税立法的进程可能会非常快。这些均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抑制。

此外,曾刚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情况进行了总结建议:

首先,他认为未来的投资或财富管理要注重风险的把控,毕竟外部环境以及政策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未来首先不要想还有多高的收益率,能够守住风险,保持一定流动性偏好和安全边际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大的环境下,结构上仍有机会。“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与消费和科技相关的领域还是可以去探讨的。但也要小心,因为鱼龙混杂的东西非常多。总的来看,在整体的风险上升的情况下,结构上还是有机会的,但需要非常强的投资能力。”

再次,从产品角度来讲,不同的财富端产品,未来行业也会分化。最后,很重要的是物价和汇率的问题,汇率的短期波动性是正常的,不用过度的夸大。但在当前环境下,整个实体经济的走向,可能还面临一定压力。

曾刚强调:“现在确实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因此要注重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