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最新不知道爲何非常喜歡閱兵。先是波羅的海艦隊進行了檢閱,小型登陸艦在衆目睽睽之下,撞到了橋墩上。這幾天俄羅斯海軍的太平洋艦隊又進行了熱熱鬧鬧的閱兵,除了一艘被戲稱爲“16大桶”的光榮級巡洋艦瓦良格號尚有一定的威懾感外,其他的太平洋艦隊的裝備,全部堪稱古董展覽。俄羅斯現在還能動的曾經的水面主力現代級,現在恐怕還只有2艘了,而且還分在遠隔萬里的國土的東西兩側,至於唯一的一艘航母,更是不知道要修理到何年何月。萬一日本人對南千島羣島動手,俄方的常規力量還真未必是對手。

俄國的水面主力到了如此破敗的程度,有幾個具體原因造成:

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本身並不是俄羅斯建造,他是蘇聯時期黑海邊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產品,包括遼寧艦的前身,另一個“瓦良格”號,都出自這個船廠;蘇聯歷史上所有可以被稱爲“航母”的“反潛巡洋艦”,都是烏克蘭出品而不是俄羅斯出品。

分家前和分家後的俄羅斯,都沒有生產過任何一艘可以被稱爲“航空母艦”的艦艇,只爲三哥改造過“戈爾什科夫”號。

當年的庫艦還在最後設備安裝階段,就被分家期間的俄羅斯強行開到了俄國北方,但很多主要設備的供貨商,主要技術骨幹,生產航母的大型船臺,都在烏克蘭境內;兩兄弟從分家另過發展到現在的水火不容,俄羅斯完全失去了再從烏克蘭得到任何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的設備、人員和技術的支持;一艘本來就先天不足的航母,現在零件不全,保養惡劣,可想而知。

由於當年蘇聯工業佈局的先天因素,今天的俄羅斯境內只有生產核潛艇的工廠,核潛艇生產廠一直在俄國境內,一直沒有中斷資金的支持和研發工作,這是俄羅斯核潛艇技術仍然能保持世界領先的基本前提。剩下的都是一些沿河的小型水面艦艇工廠;大型水面艦艇的工廠,基本在黑海邊的“暖海”,主要在烏克蘭。

當今龐大的俄羅斯,全國境內居然連一個30萬噸的幹船塢都沒有!包括軍用、民用的都沒有!而中國30萬噸級以上的幹船塢全國有超過50個!生產維修航母級別的超大艦艇,30萬噸的幹船塢是必須的設施;俄羅斯爲印度改造戈艦的時候,基本是在一個泥坑或者說是人工挖掘的河道中改造的。而俄國維護庫艦的設施,只有一條同樣老舊的浮船塢,而且只有這一個設施,還要經常和其他船舶爭搶維護順序。

俄國人對自身水面艦隊的日益老舊不堪,並非沒有切膚之痛;前幾年已經向法國訂購了2艘西北風級兩棲艦,怎奈烏克蘭危機導致最終沒有交船。

現在中方已經幫俄羅斯改造和新建了太平洋沿海的造船基地,但是遠東冬季嚴寒,室外造船設施大半年完全不可用,何況俄國東西距離遙遠,遠東新的現代化造船基地,也幫不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什麼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