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发视频演示:请点击此处观看超新星爆发视频演示

恒星演化路线一:中小型恒星(太阳),坍塌后如果星核质量不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就会形成白矮星。星云或分子云的气体和尘埃>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

恒星演化路线二: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上,30倍以下,恒星在死亡时发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后内核的质量保持在1.44~3.2倍太阳质量之间,最后形成中子星。星云或分子云的气体和尘埃>原恒星>主序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

恒星演化路线三:太阳质量的30倍以上,且爆炸后内核质量在太阳质量的3.2倍以上,这样能形成黑洞。星云或分子云的气体和尘埃>原恒星>主序星>超红巨星>超新星>黑洞。

太阳属于恒星演化路线一,目前正处于主序星阶段,主序星阶段约可持续110亿年。太阳自从45亿年前进入主序星阶段亮度逐渐增强,65亿年后,当太阳的主序星阶段结束时,预计太阳光的亮度将是如今的2.2倍,而地球的平均温度要比如今高60℃左右。65亿年后,红巨星阶段开始。红巨星阶段会持续数亿年,其间太阳的亮度会达到如今的2000倍,木星和土星周围的温度也会升高,木星的冰卫星以及作为土星特征的环都会被蒸发得无影无踪,最后,太阳的外层部分甚至会膨胀到如今的地球轨道附近。

随着太阳内部燃料的消耗,质量减少,太阳引力随之减弱,行星开始远离太阳。当太阳质量减至原来的60%时,行星和太阳的距离要比现在扩大70%。这样一来,虽然水星和金星被吞没的可能性极大,但地球在太阳外层部分到达之前应该会因拉大距离而存活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