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儲能系統集成商功率規模排名前十位分別是:南都電源、科陸電子、中天科技、海博思創、陽光電源、睿能世紀、聖陽電源、欣旺達、煦達新能源和庫博能源。針對近幾年來,一直在我國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的電化學儲能的市場規模,CNESA研究部預測,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的累計投運規模將達到1.92GW,年增速89%,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即2020年,將延續超過70%的年增長速度,到2021年,儲能的應用將在全領域鋪開,規模化生產趨勢明顯,從而推動儲能系統成本的理性下降。

5月18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指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儲能國際峯會暨展覽會(ESIE201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會議開幕式現場重磅發佈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9》。

白皮書2019顯示,截止2018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GW,佔全球儲能市場總體規模的17.3%,其中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1.1GW。

2018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爲,682.9MW,同比增長464.4%,主要分佈在26個省市中,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別是:江蘇、河南、青海、廣東、內蒙古、浙江、貴州、山西、北京和河北。

針對近幾年來,一直在我國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的電化學儲能的市場規模,CNESA研究部預測,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的累計投運規模將達到1.92GW,年增速89%,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即2020年,將延續超過70%的年增長速度,到2021年,儲能的應用將在全領域鋪開,規模化生產趨勢明顯,從而推動儲能系統成本的理性下降。

隨着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推動市場化機制和價格機制的儲能政策將爲儲能應用帶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市場需求也將趨於剛性,在此背景下,電化學儲能的規模將實現兩連跳,2022年突破10GW,2023年接近20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預測(2019-2023)

此外白皮書還分別對儲能技術提供商、儲能逆變器提供商、以及儲能系統集成商,按照2018年在國內新增投運項目的裝機規模進行排名。

南都電源成爲新增投運規模最大的儲能技術提供商,裝機規模超800MWh遙遙領先,其次是寧德時代、中天科技,三者總裝機量超1.1GWh。其次依次爲力信能源、雙登集團、海博思創、科陸電子、信義電源、聖陽電源和中航鋰電。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儲能逆變器供應商的排名中前十位分別是科華恆盛、許繼、昆蘭新能源、科陸電子、陽光電源、中天科技、盛弘電氣、索英電氣、愛科賽博、南瑞繼保。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儲能系統集成商功率規模排名前十位分別是:南都電源、科陸電子、中天科技、海博思創、陽光電源、睿能世紀、聖陽電源、欣旺達、煦達新能源和庫博能源。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以下爲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9(摘要版)全文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2019儲能白皮書發佈:年底前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達1.9GW

(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