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8月14日,清园股份(836986.OC)发布公告称,拟申请退出新三板。这意味着,在新三板两年有余的清园股份,即将在约一个月后正式告别新三板。对于这样一颗被资本关注的明珠,其退出后将走向何处,必然成为资本关注的方向。同样,清园股份辉煌的过去,也值得后来人借鉴。

清园股份的过去和现在

清明上河园正式开园的日期是1998年10月28日,单纯按照现在的旅游常识去看,这并不在旅游旺季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开园的好时机。作为游客,可能不会知道,如今游人如织的清明上河园景区,曾在1992年开工后,因资金问题一度停建,成为半拉子工程。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95(3)年,海南置地集团介入后,项目再度启动。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一度停滞。直到1998年3月,开封市政府与海南置地集团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建设清明上河园项目的协议。协议规定:由海南置地集团公司与开封市旅游局双方共同出资组建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其中,置地集团公司占55%的股份,开封市旅游局占45%的股份。这也就有了清源股份最初的股权架构。

图:清园股份最初股份架构

经此数役,清明上河园景区已迫不及待要焕发出振奋人心的魅力。自此,清明上河园景区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1998年,清明上河园南苑一期开业;

2005年,清明上河园北苑二期开放;

2007年,晚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开始商业试演;

2008年,游客接待总量突破100万人次;

2010年,整体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

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游客量首破200万人次达到226.97万,收入首破2亿元大关;

2015年,游客量达到256万人次,收入实现2.6亿元,净利润首次超过亿元大关;

2016年5月16日,清明上河园新三板,成为河南旅游景区第一股;

2017年3月28日,景区营收连续3年突破2亿元,平均净利润破8000万元;

2017年5月,清园股份成为第二批进入创新层的旅游企业;

2018年3月27日,景区营收2.96亿元,净利润1.21亿元;

2018年8月14日,清园股份申请拟终止挂牌新三板。

从2014年,清园股份营收突破2亿元,到2017年已经接近3亿元;平均净利润更是接近1亿元。在清明上河园的所有赞誉中,没有比“没有清明上河园,就没用开封在‘郑汴洛旅游线’中的地位”更高的赞誉。一个清明上河园景区,让中原一日游,变成两日游的神奇逆转,不仅造就了清明上河园极佳的营收业绩,也对带动和提升开封当地的经济收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下将清明上河园的高度提拔到不仅是作为一个景区存在,更是一个区域形象存在。

门票从40元到120元变迁的不止是价格策略的博弈

1998年,清明上河园景区开园时,单张门票的价格是40元,这个价格相比较当时开封最好的景区——龙亭15元/人的价格而言,高出一倍还多。即便是这样的价格差异,事实证明,清明上河园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出色的市场策划证明了高出一倍的市场价格策略是成功的。

此后,清明上河园景区的门票价格一路上涨到2015年的120元/张,这个价格在河南区域景区内,已经排前列。而龙亭景区的价格只有45元/张,已经被清明上河园景区远远地落在后面。

但是,转折一度发生在2015年末,清园股份收到开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我市部分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通知》:自2015年11月10日起须执行全年100元/张的门票价格。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园景区将门票价格由原来的全票价120元/张,调整为100元/张。这势必会对景区营收产生影响。据清园股份2016年报披露,按均价计算减少收入2616.42万元。

故事总是一波三折才值得回味。2017年3月10日,清明上河园景区起门票价格整改时间到期,自此又调整为120元/张,2017年上半年,因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使收入较2016年同期增加950万元。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6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景区门票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似乎,门票降价的浪潮即将走向一个新的小高峰。作为民营控股、国企持股的清园股份在这波门票改革的浪潮中,在业绩方面受到这种冲击,尚待时日。

图:清园股份2015-2017年晚会营收情况 单位:元

但是,好的转机在于,清园股份的非门票收入比重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夜游项目。2007年初,景区投资1.35亿元打造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7个月后,一台串联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岳飞的《满江红》、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宋词的实景演艺呈现在众人面前,也将景区内的旅游产业链延长到夜游项目。从2015年晚会演出营收0.42亿元,占总营收的16.48%,到2017年晚会演出收益0.57亿元,占总营收的19.24%,演艺项目的比重持续在上升。

营收5亿再图谋上市的清园股份

2018年1月初,开封市政府发布《开封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提到:一是培育大型旅游集团。支持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培育出两家以上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旅游集团。二是支持旅游企业登陆A股。支持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展开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率先在全省实现旅游企业A股上市。

而据接近清园股份的人士透露,清园股份退出新三板之后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A股上市。此外,在清园股份挂牌新三板期间,清园股份的高管也一度表态:不会放弃IPO,上新三板更多的是看政策而定。

似乎关于河南旅游企业A股“第一股”之争,也即将有了新的眉目。

从2009年12月,云台山完成股份改制,云台山上市便被提上日程;从2012年12月,云台山与中原证券签订合作开始,到2018年6月,作为云台与作为其上市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中原证券,因其被立案调查,宣告双方终止合作。与此同时,河南证监局发布云台山终止辅导备案公示。6年时间里,云台山一直被列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但是却一直没有进入证监会的受理名单中。

清园股份的股份改制要比云台山稍早些。2008年12月,成立10周年的清园股份决定变更为股份制。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定位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的清明上河园景区虽然是5A景区,但是并不会受到关于国务院关于国家风景区名胜区上市相关政策的限制。此番,清园股份在新三板两年来的的经历更多的可以看成是为其在A股上市奠定基础,接受规范化、政策相关方面的“洗礼”做准备。但是,就目前清园股份近3亿元的营收规模,如果按照开封市政府的设想,超5亿元规模上市来推算,也就是2-3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清园股份A股排队上市的时间。

此外,据接近清园股份的人士透露:清园股份正在以景区托管为切入点,谋求轻资产输出,实施品牌扩张战略。培育大型旅游集团的蓝图,似乎也正在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