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週兩融餘額繼續無懸念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各指數集體跌超2%的5月17號槓桿資金也僅僅才淨賣出3億元,似有提前觸底跡象,最新一期報9250億左右。現有A股的融資融券一般平倉期限爲T+2,而根據科創板目前的規則,如果還是 T+2的平倉週期,券商很有可能要虧本。

上週兩融餘額繼續無懸念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各指數集體跌超2%的5月17號槓桿資金也僅僅才淨賣出3億元,似有提前觸底跡象,最新一期報9250億左右。

無需悲觀?這一信號暗示,最活躍的槓桿資金似乎已提前觸底丨融資融券週報

從歷史經驗來看,將兩融資金與上證指數擬合後,前者往往具有“均線”的作用,即在偏離一定程度後會有所迴歸,而上文提到,兩融資金似有觸底跡象,在消息面沒有發酵前提下,短期繼續震盪或者反彈的概率居大。

科創板兩融平倉鎖定T+1

上交所發佈了多項政策完善科創板兩融規則,但並沒有對券商兩融平倉時間的選擇(即在 T+X日平倉)做出明確規定。上週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針對科創板特點及其與主板差異化的交易制度設計,證券公司應秉持審慎原則,嚴格評估自身風險管控與資本實力。”

證監會的這一表態也被解讀爲,監管默認了券商可以採用T+1日的平倉設置,但前提是要充分評估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

現有A股的融資融券一般平倉期限爲T+2,而根據科創板目前的規則,如果還是 T+2的平倉週期,券商很有可能要虧本。

分析認爲,科創板股票一上市就成爲兩融標的,有助於投資者藉助槓桿操作、加速科創板股價向理性的價值中樞靠攏。特別是允許券商跟投部分用於融券拆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股價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不設漲跌幅也將兩融的風險成倍放大了。所以券商平倉更加嚴格。

槓桿資金繼續出逃大金融

無需悲觀?這一信號暗示,最活躍的槓桿資金似乎已提前觸底丨融資融券週報

行業上來看,食品飲料繼續以5億元淨買入排名第一,此外交運、農業、國防軍工流入較多。前者主要爲人造肉概念餘威。淨流出方面,非銀金融、化工、醫藥、通信、房地產爲賣出前五。

由於放水預期的破滅以及貿易摩擦的快速升溫,市場對於“牛市”的期待基本已經幻滅,券商股又一次從右側追漲切換至左側配置,下一次資金關注度升溫可能要等到科創板正式開板。

若以融資餘額佔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來衡量槓桿資金的佔比,有色金屬、綜合、鋼鐵、

通信、計算機是目前槓桿做多資金佔比較高的行業,與上週一致,槓桿資金達到 5.4%以上。

個股融資餘額存量上,中國平安、中信證券、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東方財富等 20 只個股融資餘額居前。

無需悲觀?這一信號暗示,最活躍的槓桿資金似乎已提前觸底丨融資融券週報

杆做多資金佔比較高的股票,槓桿資金的佔比達到 21.10%及以上。

若以融資淨買入額佔周交易額比例作爲看多指標,前10個股分別爲:九州通、高德紅外、盾安環境、順發恆業、寶鋼股份、寧波韻升、金楓酒業、漳澤電力、衆生藥業、德賽電池。

大消費包攬熱門股榜單

無需悲觀?這一信號暗示,最活躍的槓桿資金似乎已提前觸底丨融資融券週報

以活躍程度指標——近一週融資餘額提升比例上來看,上週共14只個股融資餘額提升在10%以上,前兩週排名第一的領益智造“退位”後因稀土概念漲停。剩餘公司中則多數屬於醫藥、食品飲料、農業等大消費板塊。

其中華東醫藥連續兩週槓桿資金買入提升比例在30%,維維股份、華潤三九、史丹利、美克家居等均是上一週買入較多公司,說明資金延續性依然較強,也是大盤在沒有新熱點下,資金較爲保守所致。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