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在弘曆即位爲乾隆皇帝的時候,就曾經立下過一個誓言,那就是如果自己能夠在位60年的話,一定會將自己的皇位提前傳位給自己的皇子,而絕對不會比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當皇帝的時間要長,一方面這樣子是爲了紀念爺爺所開創的康熙盛世,另一方面也充分的表達了自己尊重先祖的良好美德。而首先,中國古代皇帝向來注重一諾千金,如果自己說出去的話隨意收回去那可就要失信於天下了,而其次,乾隆皇帝自己禪位,其實也是名利雙收的做法,一方面他可以讓自己的兒子提前上位熟悉一下政務,而另一方面,儘管乾隆已經退居“太上皇”的位置,但是實際上所有的權力依然是乾隆所掌管的,嘉慶剛上臺畢竟沒有威信,有自己震着的情況下,朝政之中也不會發生什麼混亂。

大家知道,清朝作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曾經開創過“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而在這其中,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執政時間可以說得上是十分之長的,比如康熙皇帝從8歲登基整整做了61年的皇帝,而乾隆皇帝也不多讓,在位整整60年的時間,並且在此之後還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可以說得上是中國實際統治權力最長的皇帝了。那麼既然乾隆皇帝這麼渴望權力,爲什麼不選擇自己直接做63年的皇帝,而非要在當了60年皇帝之後選擇禪位呢?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他的爺爺康熙皇帝說起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以他的魄力創造了一個繁榮盛世,儘管當時跟在爺爺身邊的弘曆還很懵懂,但是在爺爺的言傳身教之中,弘曆不僅僅學習到了爺爺的治國之道,更是渴望着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統治這個帝國的話,他將會比爺爺做得更好。

而另一方面,康熙皇帝晚年期間諸位皇子們忙着爭權奪勢,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十分厭惡自己的這一羣只想着惦記着皇位的兒子們。而在自己的後輩之中,聰穎可愛的弘曆自然成了康熙皇帝聊以慰藉的對象,而且最終決定立他的父親雍正皇帝爲皇子的時候,皇太孫弘曆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

因此,在弘曆即位爲乾隆皇帝的時候,就曾經立下過一個誓言,那就是如果自己能夠在位60年的話,一定會將自己的皇位提前傳位給自己的皇子,而絕對不會比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當皇帝的時間要長,一方面這樣子是爲了紀念爺爺所開創的康熙盛世,另一方面也充分的表達了自己尊重先祖的良好美德。

實際上乾隆當初立下這一誓言的時候並沒考慮到更多的問題,因爲按照古代人們的平均年齡來說,自己能不能當60年皇帝都還是未知數,雖然每一位帝王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但是乾隆自己內心也清楚帝王的壽數實際上都是天註定的。然而令人尷尬的情況出現了,乾隆的身體一直以來都很好,很快就順順利利的當了60年皇帝,很多大臣想到了當初乾隆皇帝所立下的那句誓言,於是紛紛上奏摺請求乾隆皇帝禪位。

而首先,中國古代皇帝向來注重一諾千金,如果自己說出去的話隨意收回去那可就要失信於天下了,而其次,乾隆皇帝自己禪位,其實也是名利雙收的做法,一方面他可以讓自己的兒子提前上位熟悉一下政務,而另一方面,儘管乾隆已經退居“太上皇”的位置,但是實際上所有的權力依然是乾隆所掌管的,嘉慶剛上臺畢竟沒有威信,有自己震着的情況下,朝政之中也不會發生什麼混亂。

因此乾隆皇帝在做夠了整整60年的皇帝之後,決定提前禪位給自己的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嘉慶皇帝。和預想中的情況一樣,乾隆在退居太上皇之後依然遙控朝政,儘管名義上已經不是皇帝,卻依然對朝政上的很多事情橫加干涉,其中自然是對權臣和珅的保護。

而對此嘉慶皇帝也很無奈,只能默默地低聲附和,直到3年多後乾隆皇帝去世,嘉慶皇帝才真正的掌握了國家大權,而在乾隆死後15天嘉慶皇帝就查抄了和珅的家產能夠看出,他對和珅的飛揚跋扈、禍國殃民的貪污行爲早就忍了很久,只是迫於乾隆皇帝的影響才遲遲沒有下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