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節課,我們對商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講解,同時也舉了兩個案例幫你理解商譽減值的真相。

但是,在真實的世界裏,對很多中國的上市公司來說,並沒有獲得豐厚的大禮,反而被這個商譽搞得身心疲憊。

而導致商譽減值風險最大的原因就是收購失敗,粵傳媒通過收購香榭麗的方式,導致股價一路攀升,而在香榭麗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後,造假事件浮出水面,2015年年底,粵傳媒對1.57億的商譽全部進行了減值。

這活脫脫就是一個騙股民收割股民的行爲。

而參與這次併購的雙方核心高管、券商財務顧問也都因此受到了嚴懲。其中,香榭麗的創始人葉玫被判犯合同詐騙和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6個月,罰金500萬元;粵傳媒原總經理趙文華因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被判11年……

在投資中一定要提防商譽過大的企業。在2014-2015年的牛市中,很多上市公司都在不斷買買買,積累了大量的商譽。

截至到2018年,全A股一共有3521家上市公司,累計商譽爲13020 億元。相比於2013年的2143億,增長了6.08倍。

與此同時,商譽金額佔淨資產的比例由2013年的1.08%增長至2017年的3.65%。

商譽與淨利潤的比例,從2013年的8.37%暴增至2017上半年的36.01%。

{!-- PGC_COLUMN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如果把沒有商譽的企業以及金融行業的企業剔除,那麼這個數據就會觸目驚心。這些企業截至2017年年底的商譽達到11924億元,佔淨資產的比例高達7.64%,佔淨利潤的87.93%。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這些數字意味着什麼呢?這意味着,由於淨利潤幾乎等於商譽餘額,一旦發生大規模商譽減值,企業盈利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這種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如今,中國經濟增速仍在底部徘徊,去槓桿成爲時代關鍵詞,很多企業經營愈發困難,最近很多上市公司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像粵傳媒、三泰電子這樣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多。

如何才能避免踩雷呢?

第一,對那些商譽佔總資產或淨資產比例過大的企業一定要一萬個小心。比如,我發現,掌趣科技的商譽數額就比較大,高達53.9億元,佔總資產的53.9%,佔淨資產的62.57%,是2017年淨利潤的20.41倍。

第二,還可以搜索財報中“商譽”,瞭解商譽主要是因爲收購了哪些企業產生的。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知道掌趣科技商譽最多的前四家企業分別是北京天馬、北京玩蟹、上游信息、海南動網先鋒。

第三、在年報中搜索“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瞭解這些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並且與當年被收購時的利潤承諾進行對比。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通過對比,得出了令人喫驚的數據: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首先,上游信息因爲沒有完成利潤承諾,已經於2017年公開道歉。而已經過了對賭期的玩蟹科技動網先鋒,在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是2.35億,7778萬,都出現了明顯下滑。

對於這種過了對賭期業績就下滑的情況,掌趣科技也開始計提減值了。2017年,公司就對動網先鋒、上游信息、天馬時空這幾家公司計提了1.9億的減值。未來,如果這幾家公司業績繼續下滑,那麼未來就不是1.9億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監管趨嚴,別再碰垃圾股,這麼做避開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公司,

課堂小結

這幾節課我給你講了商譽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3個知識點:

(1)商譽是怎麼產生的?

(2)有哪些公司因爲收購失敗,遭遇商譽減值?

(3)如何躲過商譽地雷。

課後思考

請你找一家商譽比較大的企業,按照我的方法,研究一下,是否可能有商譽地雷?今天的課就到這裏,我們明天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