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盾构领域乃至装备制造领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2018年8月20日,中建盾构横空出世!先来看下此事的相关进展:

中国建筑

中建安装&中建基础&中建发展&三三工业

2018年8月20日,中建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股东合资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建紫竹酒店热烈举行。中建股份助理总经理、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张翌,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党工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马合生,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强,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远征等出席签约仪式。

按照会上的《批复》,中建安装、中建基础、中建发展、三三工业合资设立中建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盾构机/TBM隧道掘进机。

辽宁三三工业虽然是一家民企,但是凭借民企的机制的灵活性、创新性,在2014年三三工业全资收购了世界著名的盾构公司---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设备有限公司的资产和知识产权,并在加拿大组建了全资控股公司,从而拥有了盾构制造的知识产权和海外的销售渠道。产品种类包括土压平衡盾构、泥水平衡盾构、异形盾构和岩石掘进机(TBM),直径从3m到18m,具备年产100台套盾构TBM的制造能力。

中建装备的成立,可谓是意义非凡:

1、中国建筑作为世界500强、央企排头兵,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2、双方优势互补,利用三三工业的技术、专业、品牌优势和中国建筑的人才、资金、市场优势,强强联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盾构机全产业链,布局国内外市场,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

3、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全产业链的发力,进入高端装备制造业,跻身“大国重器”、“工程机械之王”制造第一方阵,又一艘盾构机/TBM隧道掘进机制造领域的航母扬帆启航;

4、此次三三工业搭上了中国建筑这艘航母,大有直逼铁建重工、斜逼中铁装备,甚至倒逼整个装备制造业之势!

当然了,其实一味追求全产业链发展的不光是其一家,其他几家央企也是如此:

中国电建

中国水电十四局&中铁装备

2016年7月22日,由中国水电第十四局、中铁装备合资成立的——中铁电建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昆明正式揭牌。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从今往后,云南的盾构设备可以实现“昆明制造”。

相关链接:《抱团取暖第一天团:中国电建与中国中铁“联姻”了!》

中国电建&中铁电建

2018年8月20日,中国电建集团总部及80余家成员企业的设备物资专家200余人,莅临昆明“中铁电建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为中铁与电建进一步全方位整合双方优质资源,合力推进盾构工法及地下空间专用设备的开发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铁装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顺辉,董事长助理张国庆,水电十四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曙平,总工程师和孙文,中铁电建公司党工委书记、董事长刘金祥,副总经理陈新建等陪同。

电建集团的专家们观摩了“彩云号”TBM、马蹄形盾构、矩形盾构等设备模型,参观了正在组装调试的400号盾构机和水电十四局金属结构加工制造基地,详细了解盾构机/TBM及全产业链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及全过程特色服务,就其技术特点、地质适应能力、质量稳定情况、施工运用难度,以及目前行业现状及发展等问题,与中铁电建制造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电建集团专家考察中铁电建公司

中国中铁

中铁装备

中铁装备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子公司,是专业从事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和硬岩掘进机)研发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大型国有企业。2013年11月成功收购德国维尔特公司岩石隧道掘进机业务,成为国际知名的隧道装备综合服务商。该公司具备年产盾构、TBM等150台的产业化能力,拥有13大盾构制造基地。

中铁装备&浙江经投

2017年12月14日,中铁工业与浙江交投深化合作暨中铁装备与浙江经投合资公司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共同打造华东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各类型盾构类、TBM、顶管)和其它隧道专用设备的制造、维修改造、再制造和销售,盾构隧道衬砌施工用混凝土管片生产和销售,地下空间开发投资等业务。

中国铁建

铁建重工

铁建重工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高端地下装备和轨道设备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盾构TBM年产能力达到120台套。

大连华锐&铁建重工

2018年5月8日上午,中国制造业两个“巨头”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分别是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大连重工董事长丛红。

“大连华锐铁建重工有限公司揭牌暨哈尔滨地铁2号线7标盾构机完工仪式”,“盾构完工+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成立,开启了大连重工与央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及双方共同开拓国内外盾构市场的旅程。

中国交建

中交天和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盾构机和海洋船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体化服务,盾构年产能100台。

中国交建装备重工&三一重工

2018年3月14日,中国交建装备重工总经理张鸿文率20余人来到三一重工北京总部考察交流。双方就装备制造板块的合作发展交换意见,对双方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合作达成共识。振华重工、中交天和、西筑公司、车辆公司、郴州公司五家装备制造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海隧道

上海隧道是中国最早开始研制盾构设备的企业,并具有十分丰富的专业生产技术及经验。公司已具备地铁盾构年产量40台、大型或超大型盾构年产量4-6台的生产规模。掘进机产品主要有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机、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网格式盾构掘进机、复合式盾构掘进机、全断面硬岩盾构掘进机、顶管掘进机等。外形有单圆、双圆、矩形、类矩形等。

上海隧道&绿地&南京地铁

2018年6月29日,上海隧道旗下的 “超越号”盾构机在南京地铁5号线TA01标段吉印大道站-九龙湖站区间(以下简称吉-九区间)成功始发,标志着全线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进入了新的建设高峰。此次南京地铁5号线采用PPP合作建设模式,是南京首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地铁线路。

中船重工

中船重工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直属企业。2012年,传承中船集团50年来盾构制造的经验和积累,于广州南沙成立了研发制造地下空间工程装备的中船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有着军工背景的中船重装经历短短4年的发展,已具备年产50台套的能力。

北方重工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并购法国NFM公司后,成为跨国经营企业。2009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在国内重型机械行业排名稳居前三。

当然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家,还有很多盾构生产商,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通哥解读

为什么我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中建装备这件事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这个影响不光是中国建筑发力全产业链给其他几家带来的竞争感这一表层问题。背后还有潜在的深层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在大家都在为建企全产业链发力而鼓与呼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市场需要这么多盾构生产商吗?我们的产能是否过剩?国内盾构领域目前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把国际盾构商挤走了以后,我们真的就算是赢了吗...

一、产能是否过剩?

2016年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各主要企业销售情况一览表

国际知名盾构生产商(德国的海瑞克公司、维尔特公司,美国的罗宾斯,日本小松,加拿大罗浮特公司等)这几家都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局面。而从上面表中大家可看出,国内盾构生产商太多,即使除去一些不知名的,也有10家以上,那么我们的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盾构生产商吗?

据基建通大数据统计,2017年的销量在440台左右,和2016年相比涨幅在15%左右。那么结合上表里各家的产能以及目前市场保有量,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中交天和、三三工业四家的年生产量已经达到了市场的年需求量,也就是说整个市场其实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了。那如果其他建企为了所谓的大而全,而涉足盾构制造领域,只会导致此领域出现恶性竞争,出现多输的局面。

并非危言耸听,近些年来,随着全行业产能的提高,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已经从国内市场发展到了国外市场。毋庸置疑,市场竞争是行业企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是这种竞争应当是技术、质量、服务、价格等的综合竞争,绝不应该是各自为战、相互压价自相残杀式的竞争。况且在中国产业发展历程中,很多行业都存在或曾经发生过这样的问题,也有过很多惨痛的教训(当年的南车和北车),所以我们绝不能也不应再走这条弯路。

二、是不是建筑央企都非得有自己的盾构超级工厂,才算真的有逼格?

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问题由来已久,在此我们只能呼吁尽量避免。而对于每家央企基本上都强制性要求必须使用本集团盾构生产商的产品,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企业保护(渠道保护)的现象。在企业初创时期,有一点保护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过分,不能长期保护。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央企们追求大而全的潜在原因之一,由于企业保护,每家央企底下的装备制造公司相当于都只服务于本集团企业。当基建行情好,央企(干爹们)手里有业务的时候,干儿子们的日子当然好过,那当行业(轨道交通、PPP项目)萎缩的时候呢?怎么办?之前因为业务扩张所储备的人才往哪去?生产线怎么处理?

所以说,我觉得,作为央企们,没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全产业链而一味的要大而全,完全可以专而精嘛。比如在《铁建重工PK中铁装备PK德国海端克PK北方重工⋯谁是中国未来的盾构老大?》一文中,我们提到了每家盾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中铁装备(异形盾构)、铁建重工(硬岩掘进)、中交天和(大直径方面)等,大家就主攻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专而精和差异化的良性竞争。

其次我们建议对于国内盾构生产商,由国资委出面协调,只保留那么3~4家即可,比方说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中交天和、三三工业等,其他的建企对保留的几家参股即可,而没必要大家一哄而上。

盾构领域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也许我们很多时候会经常看到哪里哪里是属于自主知识产权...事实上,目前在国内投入使用的盾构装备,并没有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进口和国产化的概念。无论德国海瑞克、日本小松,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应用于中国的盾构产品几乎无例外地在国内生产组装。只是那些看上去比重不大的,诸如主轴承、减速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以及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基本上是依靠进口满足。而且,这几乎是在行业内被固化了的模式。

因此在全球采购的支撑下,实现对盾构产品的组装集成,这也使得大多数企业生存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或许,会有一些自主品牌的盾构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对行业的定位与评价,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些企业能做的也的确不会太多。因此目前我们还存在以下的一些主要问题:

1、设计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投入不足,理论和系统性研究不足。

2、制造质量和工艺积累不够。

3、一些重大专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投入过于分散,实施办法老套僵化,具体的研发项目与市场的对接缺乏配套政策或者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发投入的效率低下。

4、微小直径和超大直径盾构设计的经验不足。

5、盾构市场增长过快,制造能力投资过快、生产能力重复、总体过剩。

6、国内市场没有形成有序的竞争,同时海外市场开发不足。

挤走国际巨头,我们真的就算赢了吗?

我们都知道,作为高端装备典型代表的盾构,目前在技术与制造方面日趋成熟,当然这是建立在全球制造资源基础上的概念。也许很多人会说,只要有钱,谁都可以造盾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也是中国目前盾构生产商多到扭曲程度的原因。

而任何看上去孱弱不堪的盾构企业后面,都有牢固的根系脉络,足以使其在市场上讨到生活。不过,当这个市场由过度竞争而不断走向利润荒漠化的时候,当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公司不断转身离开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盾构行业还能留下些什么呢?

也许,我们的产业形成过程一向如此,靠投资推动的外延式扩张,有量无质的产能堆积,而不必去关心是否留下了难以治愈的“技术空心化”的后患。

曾经的罗宾斯走了,如今的海瑞克国内市场也所剩无几。也许有人认为,这或许是意味着自主品牌的一次胜利。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以不同价值观为背景的企业,对市场价值的认知标准是完全不同的,规范的企业在不规范的市场中,产生水土不服并不难理解,就像国外公司总是趋向于回避价格竞争,而国内企业却更习惯以此取得市场制胜一样。

那么对于国内的这些盾构生产商,从品牌、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考虑,你认为最应该保留的盾构厂家是哪几家?欢迎在留言区谈出你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