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致接口」: USB-C/Thunderbolt 生活

想当年我也是一个 Dell TB15 用户, 直到被那玩意虐的死去活来之后, 于是选择了稍微靠谱一点的小米 USB-C DisplayPort dongle. 谁知道这玩意打坏我显示器两个 DP, 充电也很迷, 以及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很稳定, 同时考虑到 USB-C DP 的 4K 是有损的, 于是开始考虑购买 Thunderbolt Dock.

去年年底的时候考虑买 TS3 Lite, 虽然 15W 的供电和没有一样, 但是由于其能够支持 DP/Ethernet 和 USB, 以及 1212 不足 950 的价格, 支持 Daisy Chain, 还是有点心动的. 后来想想, 感觉还是有点坑(USB 太少之类的问题), 遂放弃.

后来看到了 Thinkpad 的 Dock, 但是考虑到 60W 的供电外加 DP 也不支持双 4K, 于是也选择放弃.

今年四月看到 TS3+ 在国内维持在 2400 以下的价格, 考虑到 Caldigit 对 Mac 算是优先兼容的, 同时对比老 TS3 给了更多 USB-C 接口, 附带了支持 UHS-2 的读卡器, 一看做工和颜值, 于是大腿一拍, 买!

Daisy Chain 上之前的硬盘盒与 Thunderbolt Ethernet Adapter

值得注意的是, TS3+ 提供的是 PCIe based 的 Intel i210 网卡, 且支持 Jumbo Frame 功能, 这就意味着能降低对 CPU 的负载; 由于该网卡和 BCM 卡都同时支持这些特性, 那么意味着他们能被很好的聚合:

当然 Mac 提供的是基于 802.3ad 的 Link Aggregation, 效果并不如 balance-xor/balance-rr 这样的带有 3/4 层 hash 的模式更高效, 如果只是单个 TCP Connection 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性能.

另外一方面我这里有一台接了万兆网卡的 Windows Desktop, 考虑到 Windows 的垃圾交换/路由性能并不打算通过 Thunderbolt Networking 去加速 Mac 到我主要的二层网络的交换速度.

另外一方面由于带宽充足, 能够同时 Daisy Chain 我的硬盘盒, 这样真的可以做到出门之前拔掉一根线解决所有问题.

同时这个 Dongle 提供了 mic 接口, 所以在目前对于录音需求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接入 mic 而不必单独接分离线.

TS3+ 备至了全金属机身, 稳定的散热可以保证在给 MacBook 充电, 接入大量设备的情况下稳定工作, 并且没有主动散热的噪音. 同时提供了两条橡胶阻尼条, 便于横向使用. 前面板 USB-C 接口我常用来接入 Yubikey, 后置的 10gbps 接口似乎有一点 bug, 很多时候似乎不能握手 5gbps (当然也不排除是我硬盘盒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 USB-C 显示屏. 这块屏幕来源于 SONY Waio 15 的屏幕总成, 虽然价格偏贵, 但是好处在于 2880*1620 的分辨率非常适合 200% 的缩放显示, 且提供 N-Trig 触摸和笔的支持. 但是由于EDID不被 macOS 识别, 需要通过 SwitchResX 进行 HiDPI 的调整(10.14 这个方法因为兼容性问题不工作). 同时这个屏幕还有点 bug, 那就是需要通过 Intel 的 DP USB-C 信号才能正常工作, 这就导致它在 Windows 通过 AMD/Nvidia DP 转接的 TB 卡上不能正常工作(虽然 EFI 模式下仍然有画面输出). 考虑到其便携的体积, 还是非常作为附属屏使用的. 甚至出门也可以使用(就是没有支架). 不过建议校准之后使用, 因为多块屏幕色彩不一致时使用起来会很难受.

同时我也计划购入一台 Windows 设备. 虽然 MiBook 能够驱动这块屏幕, 但是显然作为唯一的 USB-C 接口, 会导致 MiBook 无法充电. 而 MiBook Pro 的 USB-C 根据测试发现第一个接口是视频/充电的全功能接口, 而第二个口仅仅是 10bgps 的数据口, 故使用体验也会打折扣. 而 MateBook 的接口的充电/视频互相独立, 所以能够在外出的时候接入电源并接入显示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