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捞上来的石牛

万年桥有石牛,这个故事一直存在高都人的民间传说中。石牛长什么样子,是什么原因掉进了泽源河中,到底是传说还是老百姓之间口口相传的故事?谁都不知道。

然而,在8月25日6点30分,随着泽源河景观清淤综合整治工程的进行。在工程方对河水清淤的过程中,一头石牛被打捞上来,它的出现证明了高都镇泽源河万年桥石牛在历史上真真实实存在过。

8月26日一大早,记者一行赶到了泽源河施工现场,高都镇党委书记李云波正在现场指挥打捞其他的几头石牛。在距离施工现场几十米处的一个大院内,石牛静卧在院子中央,旁边围观的居民络绎不绝。李云波介绍,万年桥是清乾隆年间高都老街各商铺的开明绅士捐款所修建,石牛应该是用本地石材所制,青石为底,石牛的造型以水牛为基础,整体造型简朴大气。该石牛还不是最初镇河的石牛,而是其中两头石牛沉入河底后,又补做的两头石牛。这头石牛重达500多斤,犄角在挖掘的过程中有所损坏,但不影响其美观。石牛前蹄处有一铁状物,这铁链应该是为当时固定在桥墩上所制。

在一些关于高都的历史记载中,曾这样描述:位于泽源河的万年桥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83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万年桥设计美观,风格独特,桥身以厚石砌筑,桥四墩三孔,全长23.5米,每孔5.6米,桥石用铁楔加固。在古时泽源河河水清澈见底,水深丈余。一到雨季流量较大,为防止河水泛滥,祸害村民,人们在这里的万年桥四个桥墩各雕有石牛一头,以此来期盼风调雨顺,泽源河造福一方。随着河床逐步淤塞,日积月累石牛也坠入河中,百年来无人打捞,石牛也难觅踪影。

如今,石牛的出现,引得附近的居民纷纷到现场围观,这个存在于传说中的石牛,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泽源河万年桥附近的施工工地现场,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大家都期待着另外几头石牛也能够被打捞上来。

河道挖掘出石牛,在晋城市尚属首次。挖掘出了石牛之后,为保证其他几头石牛打捞完整,高都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正在加紧对其他几头石牛的搜寻中,8月26日上午,又有半头石牛被发现打捞了上来。经过鉴定,这半头石牛的年限较长,应该是最初开始的四头石牛其中之一,其在坠入河中的过程中就断成了两截。

截止记者发稿时,搜寻石牛的过程还在继续,本报将持续关注。(来源:太行日报 李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