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馮剛教授說:“綜合國內外的現有報道及我們在臨牀多年的觀察,迄今沒發現哪個孩子因爲發燒抽搐導致嚴重的腦損傷或死亡,絕大多數熱性驚厥的預後都非常好。講座一開始,馮剛教授就用2則親身經歷的小故事道出一個普遍現象:孩子熱性驚厥一發作,家長就嚇得發暈。

5月18日上午10點,馮剛教授如約而至。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幾份手稿,一場爲孩子家長精心準備的科普講座開始了......

“我以前在兒科急診值夜班時,一個家長抱着孩子慌慌張張地跑過來說:大夫,求你趕快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剛纔一直在抽!

我檢查後判斷這是最常見的‘熱性驚厥’,但再問孩子還有哪些症狀時,家長似乎被‘嚇傻了’,甚至連孩子的年齡身高體重都說不出來……”

“還有一次,我坐公交車路過一家醫院,眼瞅着兩位家長把正騎着的電動車往路邊一扔,抱着孩子就往醫院衝,一邊跑一邊喊:救命啊,快救救我家孩子......我趕緊下車詢問,這才知道,孩子也是發燒後引起的‘熱性驚厥’。”

講座一開始,馮剛教授就用2則親身經歷的小故事道出一個普遍現象:孩子熱性驚厥一發作,家長就嚇得發暈

馮剛教授說,如果家長沒有經驗,孩子高燒後出現的翻白眼、抽搐等症狀確實瞅着嚇人,很容易造成恐慌。

“所以希望通過科普,讓大家能正確認識高熱驚厥,一旦孩子發燒後導致熱性驚厥,家長能第一時間正確應對。”

“熱性驚厥”最愛欺負小小孩!

熱性驚厥,也叫高熱驚厥。

咋用大白話解釋呢?就是說孩子發燒太厲害給燒抽了

最可氣的是:這個病欺軟怕硬,最愛欺負小小孩。年齡越小,越容易發病。

其中,1歲~3歲爲發病高峯,發病率爲2%~4%,男孩發病率稍多於女孩。6歲以後幾乎不發病。

類型不一樣,預後大不同

馮剛教授說,熱性驚厥可分爲單純型和複雜型2種。

單純型熱性驚厥的特點如下:

1、年齡在6個月到6歲之間;

2、發作持續時間少於5分鐘;

3、發作時,兩個胳膊或兩條腿同時抖動,甚至咬牙、眼睛閉着等症狀;

4、一次病程只出現一次。也就是說,這次感冒發燒了3天,第一天出現了熱性驚厥,之後就不再出現了;

5、發作後,沒有一側肢體偏軟、活動受限、精神差等症狀;

複雜型熱性驚厥的特點如下:

1、發病年齡在6個月以前,或6歲以後;

2、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

3、發作時,只有一側胳膊或腿抽搐;

4、一次病程反覆抽搐好幾次;

5、發作後,一側的胳膊或腿活動受限、精神狀態差等。

6、發生熱性驚厥時的體溫不太高,不超過38.5度,甚至低於38度。

熱性驚厥發作時,乍一看很像癲癇,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羊羔瘋’,這其實是兩類病。

一般情況下,“單純型熱性驚厥”轉化爲癲癇的機率不超過2%;“複雜型熱性驚厥”轉化爲癲癇的機率不超過30%。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我們孩子之前抽過一次,以後還會不會再抽

“抽過一次的孩子,很難判斷上一次熱性驚厥是‘單純型’還是‘複雜型’。”

按照目前的經驗:首次發作後,大約有1/3的孩子會發作第2次或第N次熱性驚厥;剩下2/3的孩子,可能一輩子只抽一次,以後再也不犯病了。

遺傳?去!爹媽表示不背鍋!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一瞅小寶貝抽了,爹媽第一反應是“追責”。

Q:

“說!你小時候有沒有抽過?”

A:“沒有?你爹媽小時候有沒有抽過?”

Q:“孩子好好的爲啥會抽?一定是遺傳!快去問問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他們小時候抽過嗎?”

眼瞅着一場家庭戰爭避無可避,馮剛教授立即出來滅火:

熱性驚厥,確實和遺傳有一定關係。

也就是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過熱性驚厥史,這個孩子將來得這個病的幾率相對就高。

但還有一些孩子,全家人都沒有熱性驚厥史,他之所以發病,就是因爲自身底子差。

熱性驚厥,會把腦子抽壞嗎?

孩子可以不夠漂亮,但一定得聰明——這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心願。

所以,一旦出現熱性驚厥,家長最擔心會不會燒壞腦子?

馮剛教授說:“綜合國內外的現有報道及我們在臨牀多年的觀察,迄今沒發現哪個孩子因爲發燒抽搐導致嚴重的腦損傷或死亡,絕大多數熱性驚厥的預後都非常好。”

“單純型和複雜型熱性驚厥,將來轉化爲癲癇的總幾率不超過5%,即便如此,這5%的癲癇孩子,智力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發熱早期,要及時用退燒藥

既然是“熱性驚厥”,那說明這個“驚厥”、抽搐,和發燒是有關聯的

這是不是說:只要孩子不發燒,就不會抽搐?即使孩子發燒,及時退燒後就不會再抽搐了?

馮剛教授說:“我們在臨牀上發現:很多孩子不是一發燒就抽搐,而是體溫超過一定數值時才抽搐。”

比如,有的孩子的“抽搐臨界點”是39攝氏度,那就在他體溫達到38.5攝氏度時用上退燒藥,不讓溫度超過39攝氏度,就不會再抽了。

“儘管有些指南或專家認爲:退燒對預防熱性驚厥沒有明顯作用,但我個人建議: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儘量在發熱早期及時用上退熱藥,是有好處的。

做好這2點,防止再復發

馮剛教授提出以下2個建議:

1、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爭取不生病,少發熱;

2、多喫青菜,保持大便暢通

第2點需要重點強調——

臨牀發現:多數熱性驚厥的患兒都存在內熱,表現在大便偏幹、大便氣味大、大便粘滯、手心熱、肚子熱、口氣重、睡覺翻騰、磨牙、面色發黃,頭髮沒有光澤等。

所以馮剛教授會反覆交代:讓孩子多喫青菜。

家長們很委屈:孩子平時喫了很多青菜啊!有黃瓜、番茄、西葫蘆、冬瓜、土豆等。

但家長搞混了一個概念:孩子喫的這些“蔬菜”,並不是“粗纖維”食物啊!

所謂的“粗纖維食物”,主要指菠菜、油麥菜、白菜、上海青等,它們能促進孩子的腸道蠕動,有利於保持大便通暢。

如果孩子實在不愛喫,家長們就可以花點心思,比如把青菜剁碎,包成餃子、餛飩,烙成餡餅等,只要孩子能喫下去就達到目的了。

同時,家長平時也可採用中藥爲孩子調理體質,清除內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