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關注更多健康醫療內容請您點右上角藍色“關注”。《家庭保健報》每週二、週四出刊,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郵發代號13-3

治足跟痛 三方泡腳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見的毛病。如果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就會感覺足跟底部疼痛,久坐突然起立也會感到疼痛,嚴重時甚至腳跟都不敢着地,可以試試下面三款治療方。

方一:用白朮50克煎湯,浸泡足跟,每日兩三次,每次20分鐘。

方二:尋骨風、透骨草、雞血藤各30克,乳香、沒藥、血竭各10克,王不留行15克,水煎後泡腳30分鐘,每日1劑。

方三:透骨草、威靈仙、皁角刺、苦蔘、香附、當歸尾、紅花各30克,加水3500毫升,煎取3000毫升,加入陳醋50毫升,倒入洗腳盆內。患者足跟伸向盆內,用溼毛巾覆蓋盆口,先用蒸汽燻蒸,待溫度適宜時泡腳約30分鐘,每天1劑,早晚各1次。

中醫認爲,足跟痛多因肝腎陰虛、痰溼、血熱等引起。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溼邪或慢性勞損便會導致經絡淤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目前多選用祛風除溼、溫經散寒、軟堅消腫、活血鎮痛的中藥浸泡或者外敷足部進行治療,效果顯著,不損傷皮膚、無毒副反應。

《長沙藥解》中記載:白朮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用白朮煎湯,臨牀上曾用於跟骨骨刺的患者,按照方一浸泡足跟,數日後疼痛大大緩解,足跟能夠落地,堅持近一個月,病即痊癒。

方二、方三中選用的尋骨風、威靈仙、透骨草、雞血藤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血竭、乳香、沒藥、當歸、紅花、香附、王不留行能活血散淤、行氣舒筋;皁角刺、苦蔘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食醋有較強的滲透作用,有助於活血化淤、軟堅散結。諸藥水煎燻洗,藥物作用於局部,滲透肌膚,直達病所,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運行、軟化骨刺,從而使症狀得到緩解或消除。泡腳療法不痛苦、無刺激,足跟痛患者一定要堅持。

需要提醒的是,足跟痛患者要避免穿鞋底比較薄的鞋,儘量選擇橡皮底的柔軟鞋子,還可以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能起到增強蹠腱膜的張力,提高抗勞損能力,減輕局部炎症的作用。不過,年紀比較大的老人要儘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不時抬高足跟以減輕足跟負荷。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首席專家 王世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