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月的夢想,十二個月的拼搏,十二個月的堅守,十二個月的付出……所有的一切回憶,匯成一個完整的2018。

2018年的時光,已匆匆走過;2019年的新徵程,已拉開帷幕。站在辭舊迎新的起點上,我們評出2018年平原十大新聞,讓我們一起回顧激情創業、擔當作爲的2018,一起重溫一段段驕傲的榮耀時刻,一起見證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2018年平原十大新聞

1、動能轉換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3月22日,全縣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大會召開,明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點任務。

一年來,我縣以“五大提升工程”爲抓手,抓大事、謀大事、成大事,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確立“4+6”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養健康四大新興產業,提升改造生物醫藥、高端化工、現代物流等六大傳統產業,不斷集聚發展新動能,努力推動產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篩選46個項目建立縣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儲備庫,其中13個項目列入省、市重大項目庫。堅持項目研發、平臺載體、人才對接、萬衆創新“四輪驅動”,科技創新成爲引領平原經濟轉型跨越的強力引擎。樹立新發展理念,着力在對外開放上下功夫求突破,成功舉辦2018年魯臺(德州)現代產業合作懇談會、第三屆“智興平原”、攜手“強企名校”開發共建百萬畝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研討洽談會等活動,一大批招商項目成功落地。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鄉村振興破題上路、雙招雙引成效明顯、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吹響了全縣加快高質量發展、全面邁向新徵程的衝鋒號。

2、鄉村振興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是我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我縣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以實施鄉村振興提升工程爲總抓手,調結構、促轉型,強產業、惠民生,抓改革、激活力,打基礎、固根基,真正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成功舉辦攜手“強企名校”開發共建百萬畝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研討洽談會,與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大院大所的產業對接合作持續深化,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金博智慧大棚等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成功舉辦首屆農民豐收節,平原特色文化、農耕文化得到挖掘傳承。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全縣農村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紮實推進。

3、雙招雙引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7月24日至27日,平原縣黨政代表團赴浙江、江蘇學習考察;對標江浙,我縣“雙招雙引”解放思想、奮起直追,7月28日,全縣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召開。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今天招來的商、引來的資就是明天的新產業;今天招來的才、引來的智就是明天的新動能。2018年,我縣“雙招雙引”碩果累累。成功舉辦“魯臺情 桃園義 德州行”2018魯臺(德州)現代產業合作懇談會,第三屆“智興平原”百名博士故鄉行,“強企名校”百萬畝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研討洽談會等多項重大活動。青島啤酒(德州)有限公司搬遷新建年產40萬千升啤酒項目簽約奠基,京德智造產業園開工建設,新開工潤耀新材料、紡興復合纖維等26個招商項目,其中過億元項目24個;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李天來等高層次人才26人。

4、深化改革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12月25日,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氛圍中,平原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掛牌成立。這是我縣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我縣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政府管理方式的務實一招,是解決企業和羣衆辦事堵點難點痛點的強力抓手,對於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和政府形象、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最好的紀念是把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引向深入。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全省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鋪開……一年來,我縣堅持以改革思維謀劃工作,以改革辦法推進高質量發展,以改革舉措實現爭先進位,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社會治理各領域改革均取得明顯成效。

5、三大戰役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我縣堅決打贏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積極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和非法集資集中行動,強化企業風險監測預警,沒有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整合專項扶貧資金1512萬元,實施福洋生物玉米深加工大型扶貧項目,向24家扶貧經營主體發放貸款2700餘萬元,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鐵腕整治各類環境突出問題,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治理行動,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管控,主要污染物指標明顯改善;嚴格落實“河長制”,紮實開展“清河行動”,實施尚仇乾渠、洪溝河等河道治理,建成馬洪乾渠水利植物園、趙王河水生態長廊,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6、民生改善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我縣民生全面改善。城鄉面貌顯著提升,投資52.8億元實施的8大類134個城建項目順利推進。安居工程拆遷棚戶區63萬平方米,新建、續建安置小區9處、6659套、77萬平,2714戶居民回遷入住。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文昌小學、職業中專、中英文實驗高級中學、江山國際學校投入使用,8所高標準幼兒園加快建設,平原一中高考綜合成績列各縣市重點中學第一名,中考平均分、優秀率、進步幅度均列各縣市第一名。城鄉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縣社會福利中心、光明醫院、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社會保障更加有力,恩城、三唐、坊子、王打卦4個敬老院完成合並搬遷。

7、掃黑除惡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縣迅速對各類黑惡勢力發起凌厲攻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全縣戰場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共抓獲涉黑涉惡九類犯罪嫌疑人57人(其中刑拘54人,直保3人),批捕32人,移訴31人,提起公訴3件10人,判決涉黑涉惡團伙1案5人,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惡勢力集團1個,犯罪團伙2個,其他涉惡共同犯罪9個。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我縣堅持問題導向、戰果導向,集中突破重點案件、深挖重大黑惡勢力團伙、徹查背後的“保護傘”。認真研判掃黑除惡新形勢,堅持“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實現打擊數量和質量的新突破。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確保打擊效果,實現社會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8、聯文創衛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初,我縣繼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之後,提出“聯文創衛”,全城總動員、全民共參與,創建省級衛生縣城。一年來,我縣開展了各項創建活動,以淨化美化環境衛生爲載體,以打造最佳人居環境爲目標,打造乾淨、整潔、有序、美麗的城市環境,形成全民參與、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今,我縣省級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已成功通過省級暗訪。我縣多次召開“創衛”迎檢工作會議,積極準備整體驗收。

9、城市未來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11月9日,省政府批覆我縣縣城總體規劃,原則同意《平原縣縣城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批覆中指出,平原是德州市域次中心、以發展循環經濟和現代物流爲主導的生態宜居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要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各項工作。要重視城鄉區域統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科學劃定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統籌安排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和建設。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升城區功能品質,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努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10、 “雙鐵”時代

2018,十件大事定格平原榮光時刻!

2018年12月1日,廣州南通往濟南西的G2057次復興號列車,首次亮相平原東站,停留兩分鐘後駛離。這款我國自行設計製造時速350公里的世界一流的高速列車,給平原人的出行帶來了安全溫馨舒適和美的享受。濟南西通往廣州南的G2058次復興號列車每天上午10點53分從平原東站發車,10個小時後,即可到達廣州。這也是繼2017年底石濟客專通車,平原進入“高鐵時代”之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市民出行有了新選擇,我縣企業產品運輸也有了新天地。2018年10月底,“平原號”集裝箱班列開通新疆、青海線路,實現了與中歐班列的無縫對接,架起了連接“一帶一路”的橋樑,鐵路物流日益成爲平原發展的特色優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