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对景德镇情有独钟;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肤色,却对中华文化深深迷恋;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

一直以来,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正因为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不约而同地从世界各地“漂”到这里,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洋景漂”。

今日起,本平台推出《“洋景漂”讲CHINA》专栏,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带您走进“洋景漂”的“景德镇时间”,倾听他们共同的寻梦之旅中各不相同的陶瓷故事、景德镇故事和中国故事。

图为参加研学活动的外国学员们在进行培训

桌上,各式颜料、画刷、瓷盘依次摆着,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陶瓷研究室内,近20位国际友人正埋首于陶瓷创作中,安静得只听见风扇的嗡嗡声。他们来自于发展中国家陶瓷工艺培训班,此次来景开展为期五天的研学活动,主要是就景德镇制瓷工艺进行现场的研讨与交流,并亲身感受这里泥条盘筑、拉坯成型、釉下青花表现、手捏成型、彩釉绘画、国画山水、中国陶瓷史等陶瓷工艺的水平与成就。见到记者的到来,学员们兴奋地聊起了他们与陶瓷、与景德镇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叫Krinah Abdelmalek,来自于阿尔及利亚。从1997年我便开始创作陶瓷,在我的国家有个独立的陶瓷工作室,我来景德镇,就是为了学习和探索陶瓷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而景德镇也确实没让我失望。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接触过的陶瓷文化,比如泥条盘筑大器件技艺,让我叹为观止;看到了《陶记》中曾记载的饶玉,白如玉、薄如纸;还有瓷器上丰富多样的缠绕花纹,非常精致迷人。因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我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此,最近我正想尝试将这里的陶瓷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进行创作,吸引更多人来到景德镇——这个恣意生长着灿烂陶瓷文化的城市,感受这儿的历史沉淀与生机勃勃。

我叫Layal Aoun,黎巴嫩是我的家乡,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邂逅了瓷都景德镇,我是一个陶艺师,对于陶瓷爱好者来说,景德镇就是陶瓷艺术圣地。印象中,景德镇应该是座传统又神秘的城市,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下,景德镇将怎么处理传统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这是我很好奇的一点。经过实地了解,我很高兴景德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仅仅能把传统的陶瓷文化保存得十分完整,同时在技艺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之举,像微波窑,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创意,目前我们国家在这种技术上还是一片空白。

我叫Nour Ali,也是来自黎巴嫩的陶艺师,我知道,随着古代中国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的延伸,陶瓷文化在贸易中不断传播,陶瓷早已不再稀罕,但其实,很多古老而优秀的制瓷技术还是我们未曾了解的,我来这里就是想学习更多的陶瓷知识。初来景德镇的时候,我惊诧于这里满街小巷都是陶瓷,历经了千年,这儿的陶瓷产业仍旧生生不息,景德镇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不过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这里的陶瓷博物馆,里面收藏的陶瓷作品数量庞大,款式各异,但件件精美大气,能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一番,我感到很幸运。

我是Chioub Mahmoud,来自于阿尔及利亚,在我的家乡我一直从事着陶瓷创作及培训工作。来到景德镇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的人都特别热情,这里的陶瓷文化氛围也非常浓郁。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64米长的龙窑,感受了中国宋代分餐制雅致生活和精美器物文化,还同大师们就景德镇制瓷工艺演进与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形式对瓷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对话,景德镇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喜欢景德镇,在我看来这是一座宝藏城市,只要愿意认真去寻找和挖掘,总能发现一些令人惊喜的东西。

(来源:景德镇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