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就是入口,入口決定出口,如果不能抓住現實管理中的核心關鍵性問題,你學到的所以管理知識、理論、工具,都將是無效的。一、確定問題是管理有效的前提。

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管理者如何在繁雜的日常工作中,一把抓住關鍵性問題

一、確定問題是管理有效的前提

有效的管理=現實問題+對症措施。管理脫離了現實,你的所有管理理論與知識,就會失真,都是無效的,因爲管理不是在你想象的理想環境中進行的。

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喫點藥好了,你說是醫生有效哪?還是喫的藥有效?醫生的關鍵職責就是確診(確定病症),如果不能確定病人得了什麼疾病,再好的醫療設備,再名貴的藥材,再精妙的處方,都是無效的。

站在管理的角度講,如果管理者不能界定問題,明確問題、確定問題,再好管理工具,再先進的管理理論都是無效的(信息時代,我最不缺的就是管理理論和工具,你只要想要,都能得到)。

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二、問題=標準—現狀

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找到問題。先界定問題,把問題簡單化、明確化、重視化,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管理者要想確定問題,就必須明確現實狀況與期望達到的工作標準之間的差距,縮短差距或補平差距就是管理急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從這個公式中,也讓我們深刻的認知到:“沒有標準,就等於沒有問題”的道理。

問題是什麼?所謂的問題就是“必須要解決的課題”。如:組織戰略方向問題、團隊執行力問題、員工激勵機制建設的問題、產品市場佔有率下滑的問題等等。所有的問題都有一個共性,即理想與現狀的落差,所產生的不滿足。

毛主席是如何詮釋問題的: “即:1、什麼是問題?問題是事物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裏有沒有解決的矛盾,那裏就有問題。(找出問題)2、爲什麼提出了問題,問題不能解決,是因爲沒有暴露出事物的內部聯繫。(分析問題)3、抓住主要矛盾其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抓住核心性問題)”

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三、現實問題分析與思維創新

橫向問題分析:就是要找出可能導致問題發生的所有原因。橫向分析可以看問題更全面,更容易抓住重要的核心問題,不至於以偏蓋全、及遺漏關鍵性要素。

縱向問題分析:就是要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縱向分析可以更容易抓住問題的本質,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問題之所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動態問題分析:就是要有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如有些例行性問題,你用過去的方法和工具突然失效,可能是因爲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的,問題的性質就變了,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是要保證解決問題的時效性。

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三、問題界定與解決措施

問題可以分爲兩大類:即偶然性問題、例行性問題

一個問題出來之後,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問題是什麼類型的,偶然性問題是體制之外的問題,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或者出現的頻率很低(幾年幾十年纔出現一次)的事件,用組織現有的標準流程與原則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有其一定偶然性,這類事件在組織內並不多見,但是一旦出現就會給組織帶來災難性的危害。(如:地震、雪災、經濟危機等事件)

例行性問題是多次或反覆出現的事件,這類事件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標準流程與原則去處理,這類問題難點在於能否按照標準動作不打折扣的徹底執行。

有時候偶然性問題和例行性問題很難徹底的區分,純粹的偶然性問題是很少的,也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事件性問題,不是因爲人爲的原因所導致的。大部分的事件可能表面看着像偶然性事件,其實是人爲所導致的,如:一個過馬路看手機的人,被車撞了。看上去很偶然,其實是因爲走路不專心所導致的,所以還屬於例行性問題。

企業經營中的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企業因爲經濟危機導致了產品滯銷,因爲經濟危機幾十年纔出現一次,我們可以稱之爲是偶然事件,但在這種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卻有些同類產品銷量提升,銷量提升的原因可能是因爲新產品的推出、或營銷手段的創新、提前準確預測到經濟危機並做了大量充足的預防與措施等原因,從這角度看,經濟危機這個偶然性事件也不是導致企業業績下滑的必然原因,而是本公司內在運營出現了問題,又變成爲了例行性問題。

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四、管理者永遠不要失去自己的思考

爲什麼我們學習了很多管理理論,聽了很多管理課程,而效果卻不明顯,根本原因就出在管理者:“只記住答案,而忘記了問題本身”,確定問題是管理有效的性的重要保證,問題是什麼?問題就是入口,入口決定出口,如果不能抓住現實管理中的核心關鍵性問題,你學到的所以管理知識、理論、工具,都將是無效的。

什麼樣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也或許是授權化管理?劉備用人性化的管理成爲一方帝王,曹操用法制化的管理最後魏國也統一了天下,孫權用授權化的管理也成爲了一方諸侯,你告訴我什麼樣的管理是好的管理?戰爭中什麼是好武器,能克敵制勝的就是好的武器,管理也是一樣的,組織能取得最終得工作成果就是好的管理。

大家要謹記:無論學習任何一種管理方式,都不要失去自己的思考。成功的管理者,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哲學,這一套管理哲學不一定是完美無缺的,但一定是一個閉環,並且能夠獨立運轉。

但管理者也必須認識到:“思考本身沒有價值”。

管理者的工作,本質上是“思考”或腦力活動,是無形的活動。“思考”的結果是知識、創意、信息、見解或智慧,而不是價值或財富。“思考”可能會變成最無效的事情,一旦思考無效,就等於沒有成就,思考本身也不會持續。而且他人也無法對此“思考過程”進行干預或管理,必須依賴這些管理者的自我引導;通過自我管理的“有效性”,使知識轉化爲他人的行爲,轉化爲企業的成果或績效。知識不等於成果,只是產生成果的一種資源;只有通過有效的管理工作,知識才能轉化爲成果。(本文閆明老師原創,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老師頭條號,更多企業經營智慧等着您。爲什麼管理者忙而無效,越無效越忙?導致惡性循環 有道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引擎蓋影響力:領導人統御全局之道與創新性系統思維 乾貨精選推薦:富人思維:爲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精選推薦:有效的管理決策如何做到穩、狠、準,很實用 精闢精選推薦:管理高效溝通與自我素質提升(主講:閆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