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弓長

這兩天,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新聞又開始刷屏了。不出意外的,這次美軍的行動依然是“老配方”“老味道”:100餘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對敘境內多個目標實施了“外科手術刀”式的精確打擊。

圖片1:當地時間2018年4月14日凌晨,美英法聯軍發動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

美國這次在敘利亞使用的戰斧據悉是經過了5代改進的最新型號,甚至特朗普都曾經發推特炫耀,將發射的導彈會是“nice and new and smart(好的,新的和聰明的)”。


自1983年裝備部隊以來,戰斧便一直被美軍作爲“踢門”殺招。在這之前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和利比亞戰爭中,每次戰爭開端,都是無一例外的“戰斧式”轟炸。據說,在美國國防部長的案頭上,總是放着兩份報表。一份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裏”,另一份就是“我們的戰斧還有多少枚”。如果說航母是美國海外軍事介入和戰略威懾的拳頭,那戰斧就是美軍刺向敵人心臟的第一把匕首。

圖片2:發射中的戰斧

戰斧的獨步天下並非浪得虛名,這主要源於它獨步天下的“三板斧”:飛得遠、藏得住、打得準。

第一板斧:飛得遠。現代戰爭講究的是域外“非接觸”作戰,即我打得着你,而你卻夠不到我,以求得最大的作戰效益。公開資料顯示,戰斧的最大射程高達2500公里。這個數值不僅遠超現役三代半重型戰機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更是超過了一般岸防部隊的最大射程。在作戰時,美軍的導彈載具只要開到距目標2500公里的位置,就可以掉頭回去了,剩下的2500公里就交給戰斧去飛就好了。

圖片3:巡航狀態的戰斧

第二板斧:藏得住。隱身性能好是戰斧的另一大優勢。它的彈徑只有0.527米,本身就有着較小的雷達截面積。再加上較強的低空突襲能力,讓它能夠以10米左右的高度貼着海面進行飛行,以不大於60米的高度貼地巡航,身形可完全隱藏在地雜波和海雜波之中,讓敵人很難發現。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中,阿根廷戰機發射的法制“飛魚”導彈,就是採取超低空突防的形式躲過雷達偵測,成功擊毀了英海軍先進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圖片4:英阿馬島海戰中,1枚超低空飛行的飛魚導彈重創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第三板斧:打得準。最新型號的戰斧採用了“慣性制導+地形匹配製導+GPS制導+數字式景像相關匹配製導”的連續全程複合制導,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實時都能接收到至少4顆導航衛星信號,自我糾偏能力強大。據稱,其命中精度可達到在2000公里以內誤差不超過10米的程度。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時,戰斧的命中概率就達到了85%,而在隨後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及其盟友發射的238枚戰斧,有198枚命中目標,這些目標包辦了南聯盟軍隊50%可移動目標與42%的防空系統。

圖片5:戰斧導彈剖面結構圖

矛和盾都是發展的。戰斧的最新型號當然不錯,不過其只有亞音速水平的巡航速度,很容易被大國的地面先進反導系統擊落。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美英法聯軍在14日對敘利亞的首輪空襲中,至少有13枚戰斧被敘方攔截。然而美國國防部的聲明卻說,所有導彈都擊中了目標,敘利亞軍隊落後的防空武器根本擊落不了戰斧。具體真實情況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圖片6:俄羅斯S300防空導彈,具有攔截巡航導彈的能力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