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拼多多在美上市。创业三年的拼多多,迅速成为电商领域的独角兽,又以极高效率赴美上市,一时间迅速成为社会争论的又一热点话题。

随着拼多多上市,质疑声却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众多质疑声里,以山寨、假货的质疑声最多,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原因是拼多多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过多依赖商家于本身,其物流体系没有可监控性,在时效、标准、关键节点上都无法做到管控。痛自创艾,拼多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呢?

拼多多算是真正的新零售吗?

有人说,拼多多是一种新型零售的发展模式。也有人说,拼多多最多算是“互联网+社交”的电商平台,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拼多多是电商社交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主要方式是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以更省更实惠的价格,拼团购买商品。作为社交电商的创立者——拼多多正在以创新的模式技术改变电商的环境,创新地以“拼着买”这种分享式的购物方式成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用户量就超过了3亿,拼多多的主要特征是省和多。

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在天猫与京东的夹缝中异军突起,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IPO,也说明了拼多多的模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只不过,我们不能把拼多多模式简单定义成新零售。首先,新零售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消费者体验度。那么拼多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符合新零售本质,增强消费者的体验度上有一些差距。其次,我们从新零售的特征来看,新零售更加注重场景化营销,更加注重线下渠道的布局,能让消费者在消费中娱乐,在娱乐中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说,拼多多与新零售并无太多相似之处。

就像拼多多的老板黄峥所说,“拼多多就是一个内容+社交的电商平台。”

拼多多问题也多供应链体系不完善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原淘宝网的制假售假商家已转移至微信和拼多多。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小编看来,阿里的报告并没有夸大事实。实际上,当前看似风光的拼多多,背后存在着供应链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

据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说:“我们不会做采销,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干嘛要做。”拼多多是没有自己的物流和配送的,利用的是阿里已经培育的物流和配送网络,在物流服务体验上不可能超越淘宝客户,更不用说自建物流的京东了。因此物流服务体验上的不足,是拼多多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这也导致了以下问题的出现。

1.假货不断 平台监管不力

拼多多以低价取胜,旗下商家必须尽力去降低商品成本,加上物流运输中的邮费、运营费用等,成本远远大于销售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不得不选用最差劲的材料、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滥竽充数,导致整个平台质量参差不齐、货品缺斤少两。

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是平台监管不力。拼多多没有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因此在供货的上游部分,没有提出对商家的一整套监管制度和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拼多多对贩假商家的变相许可。

2.效率低下 物流配送缓慢

由于拼多多没有自建物流体系,都是交给商家统一进行发货,商家为了压低物流成本会选择低服务、低时效、低标准的物流进行配送。就会出现发货迟缓、物流配送缓慢;需求量大,配送能力跟不上,包括其中的一些生鲜果蔬,没有相对应的冷链配送,导致到买家手中的生鲜时蔬出现变质毁坏的情况。

3.售后服务差劲

拼多多在整个供应链的下游部分,没有形成售后服务体系。很多买家收到了假货,在退货和维权方面遭遇困难。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会找理由推卸责任,甚至对买家不搭理。其投诉和退货的窗口几乎形同虚设。如果说售假并非平台的全责,那么售后差劲平台一定逃脱不了干系。

4.用户群缺乏忠诚度

在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越来越开始追求优质的服务、高质量的商品、高效率的电商平台。当用户不再被拼多多的超低价格吸引的时候,拼多多就危险了。因为他们最后成了别人的用户。

拼多多带给消费者的物流服务体验上的不足,也是拼多多进一步发展的致命弱点。

消费在升级,拼多多的未来在哪里?

低价与假货泛滥的拼多多是走不远的,用户的消费在升级,那么拼多多也必须要转型升级。

一、拼多多的未来是发展新零售

相对于线上购物,新零售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性,人们对商品的质量更加信赖;相对于单纯的线下购物,新零售具有高效的特性,它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对不同的用户进行画像,更高效率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拼多多作为一个电商平台也是如此,必须打通线上线下,发展新零售,这样不仅可以摆脱人们对假货的认知,还能够实现场景化购物。

二、在新零售模式下进行供应链重构

在新零售时代下,各大零售电商平台绞尽脑汁在新型智慧物流上,下足了血本去变革、创新进行竞争拼杀,然而拼多多却一直保持“佛系”的态度,其在供应链物流上的短板怎么能够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有人说新零售的新就新在物流上,正是因为物流的高效、便利才让网上的购物变得如此顺畅和普及。拼多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跟得上新零售的发展步伐,完善供应链体系,不断地强化物流,未来的拼多多将不断从粗放式过渡到精细化管理。

1.供应链前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拼多多从源头上断绝假货售假,应从供应链前端的商家发货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一方面可以在相关执法部门的协助和支持下,对商家进行严查整顿,取缔与违法造假的商家进行合作,并对商家出台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另一方面,拼多多可以结合APP和实体店,APP作为线上端,实体店作为线下端;在APP上提前下单、支付,再到实体店内试用、购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式,会让用户觉得拼多多更加值得信赖,更愿意去尝试和使用。

在新零售模式下,线下门店开始承担着“前置仓”的职能,成为商品发货地。新零售下,线下实体店会进一步形成3公里距离内的供求体系,进而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及时配送服务。

2.配送过程中实现智慧物流

海量的商品、订单和消费者,以及伴随而来的海量信息处理。新零售时代的物流需要智慧仓储、大数据的多重配合。因此,拼多多也要依托云计算处理能力,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互通,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消费需求、前端采购、供应链等环节进行优化,能更精准地预测销量,调拨库存,把货放到消费者身边,既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又可以增加消费者用户体验,最终实现“一公里物流”。

例如,阿里巴巴菜鸟利用新兴科技投入研发了无人机、机器人,其开发的全自主巡航快递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它可以根据复杂的场景变化及时重建地图,并自己规划多个包裹的最优派送顺序和路线,还能智能避障,将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而如果有人错拿或多拿包裹,小G还会自动报警。

再例如,去年“双11”期间,京东也分别在北京和广东启用了机器人仓库和机器人分拣中心,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3.完善供应链的售后服务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就越需要精耕细作市场,越要重视商品售后服务市场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对于拼多多而言,要加强供应链中的售后服务。首先是提升售后服务人员的素质,目前根据拼多多的买家消费者描述:客服人员经常不接电话、联系不到;缺少起码的服务意识,处理问题时的口气和态度往往不尽人意等。针对于这种现象,拼多多可以通过培训和训练提高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前提是公司高层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提高重视度。其次是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退换货需求,因此此外成熟的物流体系也是决定售后服务效率的关键因素,建议拼多多可以自建物流配送团队,形成系统有序的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增强配送的服务意识。

对于拼多多而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意味着企业将在被放到聚光灯下接受更严格的审视,在未来要不断去借鉴前辈的优秀经验,去创新完善自身的供应链系统。未来的拼多多,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END-

物流FM—让知识没有距离,做知识的搬运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