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實習生 劉方元 卜鑫 文圖)8月22日,欒川山裏娃孫宜林正式走進了清華大學的校園。在此之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孫宜林上清華”一事,進行了報紙、直播、短視頻和抖音等全媒體報道呈現,立體、真實的效果也讓億萬讀者、網友,貼身感受到了孫宜林這個脫去傳統“山區學霸”固有形象的真實“山裏讀書娃”的生活點滴。

家中清貧,土屋打掃的一塵不染

8月17日上午十點,洛陽市欒川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廣場,孫宜林身披大紅花接受了學校的2萬元獎勵,第一次登臺演講的孫宜林給大家傳授了自己取得成功的學習經驗。

關於孫宜林考上清華的報道,欒川本地的自媒體早已刊發,但內容核心大多限於山裏娃多麼勤奮、努力、懂事等,孫宜林給大家的印象,仍然是一名傳統意義上“山村學霸”這樣的概念化形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孫宜林位於欒川縣潭頭鎮大王廟村的家裏採訪時,注意到他們家的房子是村裏少有的全部“一層”結構,正屋則依然是土牆,後面是幾間豬舍,院中間攤曬着剛收穫的玉米。

孫宜林告訴記者,他們家是去年夏天才脫的貧,家裏的經濟收入主要就是靠養豬、種地和父母在農閒時打工。雖然清貧,但是家中裏裏外外都被他和家人打掃得一塵不染,室內陳設也極其整齊。孫宜林一家三代人住在一起,外公外婆、父母、他和妹妹。

在縣城裏上高中時,孫宜林的作息時間都精確到了分鐘,放假極少。不過高中期間,每年趁着短暫的暑假,他都會選擇到縣城當家教或者跟着父親一起打零工,掙錢貼補家用。至於網上熱議的養豬,孫宜林直言,這對於他來說,都是在家隨手的活兒,再正常不過了。

可能“餵豬、掰玉米、打工、當家教”,這一連串的關鍵詞,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們來說,都會感覺太不可思議了,同時也會對孫宜林的自強自立點贊不已。但是對於孫宜林這個山區孩子來說,他並不認爲有什麼特別,而且這就是他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實也是所有山裏孩子真實生活的一個剪影。

獨自赴京上學,行李箱塞滿了衣服

孫宜林父母不擅言辭,在他們家期間,也主要是孫宜林和記者聊天。臨近中午時分,孫宜林父母堅持做了記者的飯。“你們是客人,中午了哪能讓你們走啊!”見記者推辭,孫宜林父親趕緊上來說,這也是他和記者交流的第一句話。當記者問孫宜林的父親是否會陪同孩子去北京時,他說:“我怕自己從北京回不來,到時候孩子反倒着急!”

孫宜林父親至今未出過遠門,而孫宜林唯一一次出省還是今年高考後參加清華的“自強計劃”招生考試。8月20日下午4時,洛陽火車站廣場。孫宜林拉着一個行李箱,提着一包被褥,揹着一隻雙肩包。“喫的到哪裏都能買。”孫宜林說,他沒有帶任何喫的,也沒有帶任何一本書,“書在學校圖書館可以免費看”。他的行李箱中塞滿了四季的衣服和鞋子,“北京消費高,這樣能省錢”。

有了學校獎勵的2萬元,他計劃再適當打些工,大一大二的學費、生活費基本可以解決。

全媒體真實立體呈現,感動億萬網友

當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視頻直播了孫宜林獨自進站上車赴京的全過程,網友和火車站現場的旅客知道他是即將步入清華的山區學子後,紛紛請求他再次展開清華大學的通知書。隨之,一座立體的清華門隨着通知書的打開躍然紙上,記者隨手拍下的這一條短短15秒的抖音短視頻,瀏覽量也迅速突破了2千萬人次。

連日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孫宜林的報道,讓這件事迅速成爲了熱點新聞。8月23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衆號也在頭條推送了有關孫宜林的報道。

幾天跟蹤採訪下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用全媒體手段,向大家立體呈現了這樣一個簡單而又真實的山裏娃,然而就是這樣簡單的真實呈現,卻感動了億萬網友。8月28日,大河報洛陽新聞對孫宜林的視頻直播報道,也以高達285萬的閱讀量,力壓央視新聞榮登今日頭條直播周榜冠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