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中医称之为“痿症”):

是指由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生物原性感染,或由感染所致的炎性病变。

起病诱因:

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疫苗接种史,或有受凉、过劳、负重、扭伤等诱因。

主要症状:

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并且起病比较急,数小时内,或者数天之内出现双下肢体麻木、麻刺感脊痛,发病两到三天到达高峰期,病变以下感觉丧失,出现完全性截瘫,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出不来等外部症状。

临床上有急性脊髓炎和慢性脊髓炎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急性脊髓炎:主要是数小时内达到发病高期,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

慢性脊髓炎:背部疼痛 、腰部僵硬、腿部无力、走路出现打弯、膝盖打弯不舒服,肿痛腿疼,骨质增厚,肢体麻木、无力等先驱症状,并于数天至十几天后逐渐发展至全瘫。

疾病治疗

①西医:

检查方法: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脊髓影像 、腰穿等。

治疗方法:激素冲击,即以配合一些营养的神经药物缓解神经水肿,控制病源,无法杀死病原。只能控制病情、缓解病情,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②中医:

检查方法:中医辨证、摸脉象、看舌苔并结合患者自身的病史、病理、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心理表现等辨证找出病因。本病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

治疗方法:“镇脊通络汤” 中医药口服汤剂。

“镇脊通络汤”采用巴戟天、 熟地、山茱萸、石斛、肉苁蓉、五味子、远志、肉桂、薄荷、云苓、制附子、黄芩、麦冬、石菖蒲、杜仲、寄生、生炒白术、枳壳、酸枣仁、龙骨、 桑螵蛸、覆盆子等常见的中药配方。从而治疗患者湿热内盛、气虚血滞、肝肾阴虚、邪郁肺胃等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