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田食街市场的水产摊贩告诉记者,一般早上偶尔有卖河豚出售,但是量不大,而且价格较贵,加之最近深圳食用河豚致死的案例,所以卖也不敢声张。据死者丈母娘刘阿姨介绍,冯某30多岁,事发当天冯某的朋友在西乡宝源市场一摊档购买了3斤多河豚,随后在附近一家餐馆加工后食用,由于购买的量比较大,于是就发微信通知冯某一同分享。

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摊主称一般卖潮汕人...

又到了河豚上市的季节,每年深圳都会发生数起吃河豚中毒的事件。近日,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就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摊主称一般卖潮汕人...

疑吃未熟河豚肝脏中毒

河豚味美,天下皆知。

在中国古代,早有“拼死吃河鲀”的说法。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于5月22日晚6时,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昏迷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24日晚9点离世。

昨天,晶报记者与死者家属取得了联系。据死者丈母娘刘阿姨介绍,冯某30多岁,事发当天冯某的朋友在西乡宝源市场一摊档购买了3斤多河豚,随后在附近一家餐馆加工后食用,由于购买的量比较大,于是就发微信通知冯某一同分享。

刘阿姨介绍,入院前冯某告诉朋友,他全身无力、麻痹,甚至步子都迈不开,随后自行打的前往医院。想到女婿年纪轻轻就遭遇不测,刘阿姨十分心酸,她表示,一定要问责售卖河豚的人,“这种东西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卖呢?我现在也不知道要去找谁讨要说法,请媒体记者们帮帮我。”

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摊主称一般卖潮汕人...

记者走访多个市场

未见销售

据了解,目前警方已对销售河豚的摊贩以及加工餐厅负责人进行调查。

市面上还有河豚销售吗?昨天记者走访了多个农批市场。记者来到了宝安宝源市场,据死者冯某的家人介绍,冯某的朋友就是在这个市场购买河豚。在宝源市场内,记者到买水产海鲜的档口询问“有无河豚?”水产档口的老板都干脆利落地答道:“没有!”一位女摊主甚至冷冷地说道:“我不知道什么是河豚。”还有摊主听到记者询问河豚,惊讶地说:“你还敢吃啊?前几天吃死人了,现在整个深圳都没得卖了。”

记者在香梅综合市场走访了解到,该市场也无河豚出售,摊贩们表示,“风险太大,不敢卖”。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梅林的福田农批市场,该市场也找不到河豚的身影,摊主们听到记者说到河豚都连连摆手。有摊贩告诉记者,早年有卖过河豚,但一般都是卖给会吃的潮汕人,遇见不懂吃的人,也坚决不卖,“主要怕出事”。

记者在横岗市场、排榜市场、盐田食街市场也没有发现河豚出售。盐田食街市场的水产摊贩告诉记者,一般早上偶尔有卖河豚出售,但是量不大,而且价格较贵,加之最近深圳食用河豚致死的案例,所以卖也不敢声张。另外,摊贩表示,现在并不是食用河豚的旺季,旺季还得再等一两个月。

吃河豚,资深食客

也小心谨慎

随后,记者以食客的身份,拨打了市内数家大排档餐馆电话。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河豚都是人工养殖,按条收费,由资深厨师烹饪,安全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心。

据惠州霞涌海鲜市场旁的一家饭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实在是要吃得提前预订,目前批发价40元/斤,零售高达60元/斤,“吃这种鱼的多是潮汕人,不过这些年也有人来尝鲜,我们这边的师傅经验都比较丰富,只要处理得好问题不大。”

根据199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的河豚都不得流入市场。2010年该办法被废止,但行政主管部门仍坚持禁止销售河豚。虽说河豚被禁了26年,但在市场上想吃河豚依然并非难事。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拟批准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河豚的一种,下同)和暗纹东方鲀为新食品原料,并公开征求意见。但仍然要求禁止食用野生河豚,且需经过专门培训的厨师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加工后方可食用。

今年4月,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等三部委就拟联合发文的《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鲀(即河豚,编者注)生产经营的通知》委托相关单位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我国今后很有可能将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的生产经营。

律师说法

买方卖方加工方及死者本人都有责任

专家提醒

春夏交替正是河豚毒性最强的季节,

切莫贪嘴冒险食用。

河豚中毒立即送医

河豚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十几分钟,长至几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河豚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

视频:胆大吃“河豚” 一食客中毒身亡

视频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