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则为正义之师,收复新疆之举得到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左宗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八字方针是对这次新疆收复之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清代杨昌浚的诗作《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将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写出了另一番意境。这首诗写作背景就是清朝末年左宗棠率领清兵收复被新疆失地,粉碎了英俄妄图肢解侵占我国新疆的图谋。这不但是晚清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而且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铭记。

1876年,即清朝光绪二年,左宗棠率军西征新疆地区。1878年,清军歼灭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历时约两年。要知道,清初康雍乾三位皇帝可是经过几十年努力,才最终平定准噶尔等势力,牢牢掌控新疆地区。左宗棠为何能这么短时间就收复新疆失地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场战争。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和俄国在中亚地区加强殖民,开始觊觎我国的领土新疆。1865年,英国支持的中亚浩罕国首领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南部,建立伪政权,自立为“汗”。然后进一步蚕食天山南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沙俄也于1871年,借口边境安全问题,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新疆面临被英俄列强侵吞的危险。

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关于是否要派并收复新疆,当时清廷朝堂上下在要海防还是塞防问题上争论不休,一时拿不定主意,最终清廷听取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等大臣的意见,决定出兵新疆。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开始着手收复新疆事宜。

左宗棠首先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总体的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876年左宗棠移驻肃州(今甘肃酒泉)坐镇指挥,总揽全局。八月,派刘锦棠和金顺率部攻克古牧地(今新疆米泉),并收复乌鲁木齐,此战歼敌五千余人。十一月,清军攻克玛纳斯等地,至此北疆平定。因寒冬来临,不便军事行动,遂就地休整,以待来年开春再战。

1877年4月份天气转暖,在左宗棠的指挥下,清军三路进军南疆。刘锦棠部由乌鲁木齐向南攻达坂城;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分别由哈密西进、由巴里坤西进,会合后攻鄯善和吐鲁番。在三路大军的强悍攻势下,一个月内达坂城、吐鲁番等地均被清军收复,阿古柏陷入绝境自杀。虽然大局已定,但战事并未完,阿古柏之子海古拉率残部西逃,企图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继续顽抗到底,但终归是徒劳的。

刘锦棠率部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海古拉残部击溃,收复南疆地区的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和阗(今新疆和田)等地。至此,除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新疆其他地区都被成功收复。

清廷为避免同沙俄冲突,派出曾纪泽(曾国藩的次子)出使沙俄进行谈判。左宗棠积极准备进军伊犁,并抬着棺材行军以示收复伊犁的决心。沙俄迫于压力,1881年2月24日同清朝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势力撤出,新疆回到祖国怀抱。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后,建议清廷设置新疆省,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1884年新疆省成立,省会设在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刘锦棠出任首任新疆巡抚。

再回头来看一看,左宗棠之所以能这么快收复新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战略方针正确

左宗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八字方针是对这次新疆收复之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什么要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呢?是因为新疆的地理环境。

新疆的地形为“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中部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脉,两盆是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新疆面积非常大(166万平方公里),又有众多沙漠戈壁和高大山脉。在这种面积大、地形复杂的地区长距离作战,最困难的是后勤补给问题。

北疆距离甘肃、蒙古等地较近,后勤补给压力相对要小些。而且一旦拿下北疆关键地区,既可以控扼南疆,取得战略上的优势,而且可以将阿古柏势力和在伊犁的沙俄势力分割开来,各个击破。另外,还可以借助北疆的肥沃土地,解决军粮问题。

反之,若先南后北则有很明显的劣势,太长的补给线是个问题,而且一旦阿古柏和沙俄势力勾连,问题将更难解决。

缓进急战,是因为战线太长,劳师远征若急行军以疲兵应敌则为大忌,但是因为补给问题又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打消耗战。

二、战前准备工作到位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战前的准备对一场战争的作用至关重要。左宗棠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朝廷国库拮据,拨付的饷银不足,他通过胡雪岩借来一千多万两白银才解决军饷问题。粮草征集和运输问题方面,从全国各地购粮,甚至从沙俄够买到一些粮食,而且连士兵屯田的招数都用上了。物资运输方面光靠清军自己运输,显然不够,因此不惜借助民力。

从武器装备这方面来看,阿古柏势力的背后是英俄,他们拥有洋枪洋炮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装备,若清军武器装备太落后的话,结果是很难预料的。左宗棠从其他地方调来武器专家和工人,在兰州设火药局,就近改造、仿造国外的新式武器,并大批量制造枪炮,确保了参加新疆收复之战的清军有足够的火器配备。杨昌浚作为左宗棠的后勤官,为新疆的收复是做了不小贡献的。

三、战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左宗棠坐镇肃州,进行全局掌控,运筹帷幄。前方战场的指挥就交给大将刘锦棠临机决断,充分把握有利的战机,多路出击,灵活机动,势不可挡。

四、正义之师,得民心

阿古柏侵略势力在新疆为非作歹,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激起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之情。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则为正义之师,收复新疆之举得到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

五、大的时机把握比较好

当时列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彼此为争夺势力范围,内斗比较厉害。沙俄正准备和土耳其干仗,无暇东顾,当然也不愿看到英国得便宜。左宗棠正是看准这点,把握好时机,快速解决问题。否则,等列强腾出手来,想要解决新疆问题,就更加困难了。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回顾那段历史,收复新疆是孱弱的晚清做的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新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连通中亚、欧洲的纽带,是我们重走丝绸之路,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如果当年新疆没有收复,任由英俄侵占,我们西出之路将被彻底封死,而且后果不堪设想,就像左宗棠在《统筹新疆全局疏》所说“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更多新疆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