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傲慢

1760年喬治三世繼位,與喬一喬二不同的是喬治三世出生在英國,長在英國,受的是標準式的英國教育,他是一個標準的英國國王,他繼位之初就目標很明確,要把喬一喬二時代喪失的王權收回來,他先後擠掉了內閣中的威廉皮特,與輝格黨的象徵紐卡斯爾,把他的恩師布特伯爵扶上了首相的位置,可是布特經驗不足,根本就控制部了局面,很快下臺,退居幕後,幫助國王建立“國王之友”這個團體,希望能夠取代託利黨與輝格黨對議會的控制。

大英第一帝國的跌落

威爾克斯事件

國王的倒行逆施激起了英國國內人士的不滿,其中以威爾克斯事件最爲典型。1763年喬治三世在一次公開發言中稱讚布特政府簽訂了對法七年戰爭的合約,威爾克斯的報紙評價說:國王的發言是最違心的謊言,是布特政府最鮮廉寡恥的列證,當然也說了國王很多的難聽的話,比如國王的媽媽跟布特有一腿。

喬治三世非常惱火責成大臣必須把威爾克斯法辦了,可是一審,沒戲,威爾克斯是議員,人家有豁免權,又操縱議會把他開除出議會。可是威爾克斯得到了輝格黨與民衆的支持,很快又當選議員,議會再開,又當選,再開又當選,四次以後議會說不能選威爾克斯當議員了,好吧,威爾克斯又當選倫敦市市長。看來國王任重道遠呀

美國的獨立

美國爲什麼會這個時候獨立呢,其實跟喬治三世有很大關係

大英第一帝國的跌落

在這之前英國幫殖民地打印第安人,打法國,然後美洲殖民地自願加入英帝國體系分工,也能掙到不少錢,大家對現狀也都挺滿意,殖民地也沒有什麼非分之想。可是自從法國被從北美清理出去之後事情起了變化,美國一看,法國走了,我單獨對付印第安人是不是就不需要英國的保護了,那樣的話我就可以不用再依附與英國的國際分工,自己發展工業賺更多的錢了。

英國是怎麼想的呢?法國打跑了,是該考慮在美洲建立政府,把美洲直接的併入英國的直接統治之下了。你看倆人沒有想到一起。

大英第一帝國的跌落

導火索是什麼呢?英國在對法的七年戰爭中,財政負擔嚴重,既然是爲殖民地打的仗,殖民地就應該分擔一下財政負擔吧,開始對殖民地進行徵稅,歷屆政府都徵,但是都很謹慎,稅多了,哈,少徵點,還不願意呀,那不徵了,喬治三世一上臺就責令他的政府諾斯內閣對殖民地採取強硬手段。

在傾銷東印度公司積壓的茶葉,被人家倒溝裏之後,雙方開始開打,按說英國對付,華盛頓那幫衣着裝備,跟叫花子差不多的大陸軍,應該很輕鬆,換做威廉皮特一個月不出估計就完事了,可是掌管招募兵將的喬治三世那老先生,幾個月都沒有什麼進展,諾斯內閣也沒有拿出很有效地方案,結果被人家打了一個薩拉託加大捷。

法國與西班牙一看,相視一笑,好,海上打不過你,我在陸地上消遣你,法國沒有任何的戰略意圖,就是純屬爲了給英國難看,法國水陸並進,派陸軍進入大陸與美國並肩作戰,同時提供大量軍餉,海上拉上西班牙荷蘭,組成聯軍與英國開打。

大英第一帝國的跌落

英國一看情況不妙,就趕緊向他的傳統盟國俄國求援,哭哭啼啼,言辭極其悲切,這時的俄國老大是誰呀,葉卡特琳娜二世,德國公主,對你是什麼貨色太清楚了,隨後俄國聯合北歐的國家發表《武裝中立》什麼意思呀,你封鎖誰呀,我跟誰(美國)做生意,是我的自由,如果你干涉我的自由,我就用炮轟你。英國哭暈在廁所裏,這哪是打美國呀,這是打整個歐洲呀。

1781年英軍主力在約克鎮戰敗投降,英國失去了美國,以北美爲中心的大英第一帝國宣告破產。

王權的迴光返照

在喬治努力奪回王權的時候,他確實吸引了國內相當一部分人的同情,國王之友也一度強大,甚至有一段時間有取代託利黨與輝格黨的趨勢。但是隨着北美戰爭的失利,國內反對國王干政的呼聲愈發強大,各種勢力與派別紛紛出面,王權也隨着北美的失去,而成爲了歷史封存的一部分,喬治三世的努力也成了王權在英國的迴光返照。從此國王進入了統而不制的時代。

英國史55 大英第一帝國10 大英第一帝國的跌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