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夏江可謂是最大的反派,即使是太子和譽王,只不過是站在不同的立場而已,而夏江,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夏江因十三年前夥同謝玉僞造書信,誣陷祁王謀反,赤焰軍附逆,造成驚天冤案,而他自己,卻因此備受皇帝信任。

太子被貶,靖王蕭景琰升爲七珠親王,和譽王蕭景桓比肩。懸鏡司的宗旨是一向不參與黨爭,可是靖王自小受教於祁王,夏江擔心,一旦靖王上位,查知是他誣陷祁王和赤焰軍,將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爲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聯合譽王,利用赤焰舊將衛崢,構陷靖王。

可沒想到這次遇到了梅長蘇,不但計劃破產,自己卻因構陷皇子被打入天牢。後來,他利用秦般弱慫恿譽王謀反,圍攻九安山,可是譽王兵敗,他自己又不得不逃到範大人家隱藏起來。

夏江從童路那裏得知梅長蘇曾中火寒之毒,推斷出梅長蘇就是林殊,密告梁帝,梁帝查閱古書,也知道了答案。所以,梁帝暗地裏讓梅長蘇入宮,同時又傳詔蕭景琰進宮。

可是夏江只是推測,沒有證據證明梅長蘇就是林殊,也沒有證據證明梅長蘇不是林殊,這個結論永遠不能被證實,也永遠不能被推翻,夏江之所以在死前做垂死掙扎,無疑是想在梁帝的心裏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罷了!

“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夏江的這句話,梁帝最終還是信了,不管梅長蘇是不是林殊,殺之可永除後患,哪怕錯殺也在所不惜,梁帝生性多疑,夏江真是摸透了他的心思!

夏江臨終前挑撥,在梁帝那裏得逞了,可是卻遇到了蕭景琰,將梁帝賜給梅長蘇的毒酒直接倒掉了,夏江還是輸了!

《琅琊榜2》之《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蕭元啓可謂是最大的反派,他的父親萊陽王因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被先帝處死;他的母親因陷害長林王府世子妃、詛咒皇帝,又死無葬身之地。

梁帝去世後,蕭元時繼位,長林王府世子蕭平章爲救蕭平旌中毒身亡,長林王蕭庭生不久又病死,蕭平旌又犯了抗旨不遵之罪,被奪去懷化將軍之位,隨後他自己就離京守孝,遠離朝堂,逍遙江湖了!

隨後蕭元啓勾結東海墨淄候,舉兵謀反,控制了皇帝蕭元時。蕭平旌爲了家國出山,單憑長林之名,揮起勤王之師,一舉挫敗了蕭元啓,救出了蕭元時。

蕭元啓一敗塗地,臨死前,他同樣對着蕭元時說了一句:

“我殺掉了太后,又替他除掉了荀白水,我自己也一敗塗地了,長林王與這至尊寶座之間,怕是沒什麼障礙了吧?”

蕭元啓這時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這不明顯就是挑撥蕭元時和蕭平旌的關係嗎?

蕭元啓這句話很毒,當時,蕭元時可能不會相信他的挑撥之言,但是以後呢?蕭元時漸漸長大,難保不忌憚蕭平旌!

但是,蕭元時相不相信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爲蕭平旌根本沒打算留下來做他的長林王,他還是要與林奚策馬江湖,做一對神仙眷侶。蕭元啓還是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