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總能給我們帶來太多驚喜,讓偶們開闊眼界。我們的國家集聚了56個民族,每個民族在習慣、信仰、禮儀等等細節上都各有特色,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禮節更是值得回味,尤其不同民族的求愛習俗更是各有各的特點,今天爽遊旅行網小編就給您盤點那些食物表情意的另類求愛方式。

苗族

 

 

贈糯米飯,則是流行於雲南苗族的傳情方式。當姑娘一旦相中某一男青年時,爲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便主動送給意中人一包糯米飯,數量越多,表示愛情越深摯。如男方亦有情,便欣然收下,稟報父母,託媒人提親。

獨龍族

 

 

“搭弓”是雲南怒江州獨龍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搭弓”由男青年以藤篾編織而成。約15釐米大小,扁圓形,製作精巧,美觀別緻。當男青年相中一姑娘後,即在夜深人靜時,用“搭弓”裝上食品,掛在姑娘家門口,姑娘據“搭弓”的編制風格,猜度其人,若也有情意,即將它挎在身上,作爲已有了對象的憑證。反之,則原物掛回原處,讓男方取回。

景頗族

 

 

景頗族的小夥子一當愛上某家姑娘時,就用一片慄樹的樹葉包上樹根、大蒜、辣椒、火柴絲送給意中人。樹根表示思念愛慕姑娘。大蒜表示願與姑娘結成良緣。辣椒表示自己忠貞熾熱的愛。火柴絲表示自己態度之堅決。姑娘接到“情書”後,如同意即將原物退回。如需考慮,則加上奶漿草。如不同意,則加上木炭以示反感。當小夥子接到要考慮的“回信”後,又摘下兩片嫩慄樹葉,面對面合在一起,加上包穀、穀子、豆子,再次表示願跟姑娘成家立業,共同生活。經過多次聯絡,如姑娘答應這門親事,即收下“信件”,以菸草回贈;如不同意,便把慄樹葉背合在一起送還小夥子。當男女雙方戀愛成熟時,如遇父母反對,姑娘則以樹葉包上含羞草、刺、火藥等寄與小夥子;若男方要私約女子逃婚,便以 樹葉包上蕨菜尖送與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

贈芭蕉葉包,是雲南景頗族表達愛情的另一種方式。當小夥子相中某一姑娘時便用綵線扎一個芭蕉包送姑娘。若包內夾有沙枝、野芥子葉等樹葉,則表示對愛情堅貞不渝,姑娘如同意,常以此爲驕傲。如不同意,則退回。

文帕寨彝族

 

 

雲南鎮沅縣文帕寨彝族支系香堂人,從男女互相追求相愛開幕始,以物寄頗富詩意。如無字情書即是一例。當小夥子與姑娘見面相識後,如姑娘對小夥子的求愛表示同意時,就用芭蕉葉包上一個小把鹽巴,託人帶給小夥子。小夥子一旦見到此鹽巴,高興得手舞足蹈,於是就帶上定婚禮物到姑娘家去喝定婚酒。因爲,綠色的芭蕉葉表示他倆年輕的生命和青春,鹽巴表示姑娘對追求她的小夥子有緣法、有感情,姑娘的父母對他們的婚事很喜歡。反之,如果姑娘不同意,就用紙或芭蕉葉包上一隻蒼蠅寄給對方。

傈傈族

 

 

生活在雲南隴川和盈江縣的傈傈族,男女求愛時,採用“來蘇”表達思想之情。“來蘇”是用芭蕉葉包上兩小節長短一致的茅草,表示你我差不多,一個大蒜,表示願結爲一體;一枚檳榔,表示讓你含在口中,草煙,然後包上同樣內容的“來蘇”,外加芫荽,表示願和你相好,用白線表示自己是潔白的,如不同意,則把相合的樹葉背過來,外加一塊木炭。完全拒絕,則加一節辣子,原物退回男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