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20岁的湖南大学生小伟通过QQ群和网友相约自杀,小伟的父亲假扮网友卧底该QQ群救下一名轻生者,但第二天,小伟却另约他人在长沙跳楼身亡。

这则相约自杀的消息引起轰动。有记者加入这样的“相约自杀QQ群”进行暗访,发现这些群里竟充斥着各种“自杀攻略”......

相约自杀QQ群是这样的

这些“相约自杀”群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成都商报记者卧底的多个“相约自杀群”,群内成员之间约定自杀的对话,令人触目惊心,甚至有网友还为轻生者出谋划策,提供自杀攻略。

什么样的人会进入自杀QQ群

自杀原本是封闭性、个人性的一种自我约定行为,可这种“相约自杀”事件却将这一行为变成一种约定性、群体性的行动。

“心灵比较孤独,找不到意义感的人,会有这种极端行为(自杀)。”河南省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赵悦玲说,身患抑郁症的人大多都会有自杀倾向。

据她了解,有18岁以下的孩子相约自杀的案例,这些孩子会模仿,或受一些灵异书籍、网络游戏的影响,“游戏中的人物死亡后会复活,孩子们也会觉得人死亡了还能复活,了解不到生命的本相。”

赵悦玲说,60岁以上的老人会因退休后价值感丧失,或一些慢性病导致抑郁,从而产生自杀的想法。中年人则是因为工作、生活中各个角色的平衡冲突而产生压力。

郑州市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主任王海勇认为,情感关注缺失、自我价值感缺失或无价值感、没有方向,是构成自杀的三个要素。“找不到价值感。”

怂恿他人自杀是否构罪

“目前,我国法律对于自杀所涉及的罪名只有故意杀人罪,怂恿教唆他人自杀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罪名对其界定,所以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阮齐林认为,在QQ群、微信群里交流自杀方法的,有大量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及精神类疾病的网友,怂恿教唆他人自杀、提供自杀方法等势必对其自杀念头的产生、自杀行为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应该从法律上进行一定的干预,但不一定非要从刑法上追究责任,也可以从治安及社会管理方面追究。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小彪则认为,对于怂恿自杀行为需要分情况而定:怂恿已有自杀决意的人自杀,只是强化自杀者的决意,死亡结果系自杀者的自由意志,不宜认定为犯罪。但是如果自杀者属于不能理解死亡意义的儿童或者精神病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如果怂恿尚无自杀决意的人自杀,属于教唆自杀,怂恿者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对于成立犯罪的教唆自杀,实践中多被认定为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也就是说其法定刑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防范“网约自杀”不能仅靠网络监管

建立完善的自杀预警和干预系统是消解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的有效之策。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这类QQ群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对网络相约自杀信息的过滤、屏蔽等手段来净化信息,切断有自杀念头的人之间传递负能量的通道。

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开设网上咨询热线,提供心理救助,广泛宣传呼吁大家珍爱生命。

此外,还可以把预防青少年网络相约自杀、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作为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网络监管等方面的立法经验,做好对青少年网络相约自杀的预防工作。

网络相约自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仅需要网络上监管力度的加强,更需要全社会来给予关注和预防。

个人该如何防范自杀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预防自杀报告,称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轻生。世卫指出,预防自杀已刻不容缓。

合理宣泄要讲求方法,以下介绍一些比较好的方法以供参考。

向亲友诉说找一个知心朋友聊聊,适当的把心理的委屈和难过都说出来,这样就会感到轻松许多,心理的压力减轻了不少,而且也许还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和劝慰,更加有助于心理平衡。

大哭一场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把心里所有的痛苦都哭出来,这样,就会感到心情轻松很多,头脑也会渐渐的冷静下来,然后再去想怎样面对和处理问题。

学会发怒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和不满都放在心里,要学会适当的发怒,把情绪宣泄出来,告诉别人你的不满和愤怒,怒火一旦发泄出去,就不存在日积月累的问题了。但是不要只图一时之快,要适当合理,切忌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

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参加娱乐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当你在娱乐活动中的时候,会忘却烦恼,心情也会愉快。

回归大自然 到大自然中去是解决烦恼的好办法。因为大自然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当情绪十分低落,心理压力巨大的时候,不妨到郊外、到山水间走走,寻找一些心理的平和、恬淡。

记住这些预警信号,也许你能帮助到他们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表示,要及时发现身边人的心理求助信号,才能有针对性地阻止其自杀行为。

比如,将非常贵重的物品突然送给别人,将一些没有必要现在做好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向很开朗乐观的人变得消沉、郁闷、绝望;另外,原本很讲究生活品质的一个人,开始变得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等等,这一切小细节都可能传递着重要的自杀讯息。

或许,对于这些试图“网约自杀”的年轻人,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方式时内心的纠结、痛苦、抽离,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感同身受,但是“生活”本来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既然命运给了一次幸运的在地球存活的机遇,相信无论有如何的灾难困苦,都不值得我们放弃生命本身。继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