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財政部央行隔空幹架,動嘴不動手。

中旬,發改委“撩起袖子”,重啓城軌審批。

旋即一個月內,長春8條總投資近800億的城軌,蘇州4條軌交總投資950億獲批。

紹興、武漢、成都修改方案後重啓申報工作。

至此,從去年7月起,在建的包頭地鐵項目被叫停,今年上半年包括北京、昆明、徐州等城市在內的地鐵PPP項目被財政部要求整改後,停滯一年的城軌建設又殺了回來

上週,發改委和民航總局又一起推出28個機場,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的清單。

鐵公雞重出江湖,基建穩增長,對沖中美貿易困局,還是老套路。

8月中旬更有一份十三五15萬億的基建投資清單,廣爲流傳,時點上卻錯得一塌糊塗,這明明是2017年2月就已經獲批印發...

...卻被現在重新拿來作爲放水的佐證。

鐵公雞未至,各路商品期貨的炒家卻已是打滿了雞血。小道消息,以訛傳訛,沸沸揚揚。

下面,由騎行客以正視聽。

政府的五年計劃有個特點:前兩年做規劃,等到黨大會,人大政府換屆大會開完後,後兩年新上任領導抓執行。

所以2009-2010,2014-2015都有兩輪“花錢”的牛市。儘管這輪雞血打得莫名其妙,但仍不妨來對照下鐵公雞截止2020年的發展目標,在十三五的最後兩年多點時間裏,看有沒有撈着金蛋的機會。

15萬億投資的具體投向是:

鐵路3.5萬億,公路7.8萬億,

民航0.65萬億,水運0.5萬億,

沒留點給滴滴搞安(she)全(jiao)。

這些數字不能光看十三五期間的絕對數,看絕對數都是天量,反正連零頭的零頭都漏不到股民的錢包裏。做投資的要看增長。

譬如十三五鐵路投資3.5萬億,十二五就已經投了3.51萬億,零增長,pass。

民航十三五投資0.65萬億,十二五還投了超過7000億,反而下滑了,pass。

水運儘管十三五才投0.5萬億,但相比十二五和十一五連續翻番

投資者投的是未來,買下去的時候,過去體量再大都已成了我們支付的價格,要獲利,押的是未來的增長。

那麼除了水運,上面那張表哪兩項引起了我的注意呢?一個是城軌,通車裏程從3300公里到6000公里,接近翻番。另一個是油氣管網,從11.2萬到16.5萬,要增長接近50%

剛纔我們說了要看增量,那麼把政府報告當中十二五的回顧也貼出來。

這就是坑爹的地方了,地鐵的修建是超額完成,十二五增加了1900公里(3300-1400),而油氣管網的里程則是遠遠落後,規劃要接近翻番,實際上才增長了40%(11.2/7.9-1)。

那麼對比十三五,地鐵新建2700公里(=6000-3000),相比十二五的1900,要增長40%多,而油氣管網裏程要增加5.3萬公里(=16.5-11.2),相比十二五的3.3萬(=11.2-7.9),增長了60%。

問題是,這些指標都是預期性,並非約束性。所謂預期性就是可高可低,並非官員考覈必須達成的目標。這樣,對投資者就意味着極高的風險。

比如地鐵的批覆停了一年,就讓很多A股的上市公司直接涼了,併購黃了,去年統計客寫的城軌你好也打臉了。

更有甚者,我從2012年就開始押寶的某港股油氣管道上市公司,因爲十二五的最終建成公里數離計劃的差了超過一半,最終預想中的賺大錢,成了零錢,而且如果不是我15年拋了,到現在還要倒貼錢。

內河疏浚的港股標的我前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也研究過,如今是妥妥的仙股。投資港股的這些上市公司有個問題,因爲它們一般都不是政府投資的主力(比如油氣管道投資花大錢的顯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而只是能夠喫點國企、地方政府漏下來的殘羹剩飯,本身的抗風險能力很弱,加上港股市場對於中小市值的股票又比較血腥,沒有殼資源門票託底,跌起來沒個盡頭。

這不,據石油商報報道,截止2017年上半年,十三五時間過去一半,油氣管網才增加到了12萬公里,任務才達成了五分之一不到。如果石油價格堅挺在當前的水平,兩桶油維持中報披露的漂亮現金流,那麼狂飆突進完成預期任務還是我每隔五年,在這個時點上,願意YY一番的美夢。

城軌、機場、水運、油氣,海陸空炒股~

投資,看政府的規劃文件,錢往哪裏花,不是找大頭,而是找增量。日常交易,二級市場的資金流向也一樣,忽略龍虎榜當中遊資與大鱷之間的左口袋右口袋對倒,而只關注公司內部人的一舉一動,3鬥贏家會資金面課程,爲你深入解析,下週一開課,點閱讀原文看詳情。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