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次來說,就是一部父親年輕時的宏大志向沒有實現,於是決定培養女兒,一路奧特曼打怪升級,最終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深層次來說,是對印度男尊女卑制度的反抗,呼喚女性意識覺醒,爲能夠對人生擁有自主選擇權,爲不再飽受世人奚落的眼光而戰。

1》關於出身

故事背景發生在印度一個閉塞的小鄉村,父親是國家摔跤冠軍,因爲某些原因,事業未繼,未能站到國際領獎臺上。

當父親看到女兒們身上的摔跤天賦後,開始着手培養她們,頂着周圍人的流言蜚語,奚落嘲笑,只管意志堅定的培養女兒。

個人出身無法改變,若不想被束縛,唯有衝破牢籠,打破桎梏,才能發覺外面另有天地。

前進道路,有千萬個叉路口,終點最耀眼的那一條,必定最崎嶇困難重重,很多人半途折返,不再遠行。只有堅持下來,才能抵達輝煌。

當吉塔得了金牌,站在國際領獎臺上時,誰都無法相信,這是一位來自偏遠鄉村其貌不揚的姑娘。

她用成績,讓別人噤聲。

2》關於眼界

父親曾經站在這個國家最高領獎臺上,受萬衆矚目,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璀璨奪目,知道生命有萬千種可能性。

而父老鄉親們的目光從來未看到過除頭頂四四方方的天空之外的景色。他們傳統觀念就是女孩子就是要嫁人生子洗衣做飯,不應該有自己的意向表達。

對女性來說,這就是千篇一律的人生。若敢於嘗試除此人生以外的做法都是大逆不道,異想天開,失心瘋。

而吉塔姐妹倆,因爲她們有了一位見過世面的父親。這位父親打破了傳統思維的侷限,他剛開始只是想在孩子們身上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當開始實行,卻遭遇了四面八方的嘲諷。

拼着這口氣,他也要給那些嘲諷的人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用實力讓人們閉嘴,將態度轉變成無比羨慕與敬佩。

3》關於環境

大女兒到了國家集訓隊後,和周圍同學一起,學會了看電影喫零食留長髮染指甲。

長途跋涉時,使人倒下的很可能就是腳底的一粒沙子。

相信教練所謂的技巧,內心膨脹,對父親失去信任,最終慘敗。在重大比賽失利後依然漫不經心,未悲慟難受。

而年少時的她,在父親教導下時,哪怕一場微不足道的比賽輸了都徹夜難眠。

幸虧吉塔迷途知返,父親接到她電話後過來,在老父指導下,重振旗鼓。

你周圍的人羣是怎麼樣,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環境對人有着摧枯拉朽的力量。

有個實驗,找玩的好的五位朋友,把他們的收入加起來平均,基本上和你目前的收入不相上下。

想要成爲怎樣的人,就去接近怎樣的人,這是宇宙吸引力法則。

4》關於終極目標

教練講,要拿獎牌,什麼獎牌都行,甚至說,至少我們已經是銀牌了。

而父親則講,你要拿金牌,你是爲拿金牌而存在的,拿了金牌,你會成爲印度女孩的榜樣,你是爲她們而戰,爲男尊女卑的傳統而戰,人們將永遠記得你。而銀牌得主,人們轉身就忘。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就要燃料足路線明,揚起帆划起漿。不是低頭凝視小溝渠小溪流,而要仰望星空眺望海洋。

爲自己設定一個宏大的目標,咬牙去實現,而不是用得過且過,滿足小成績的心態自我安慰。

目標宏大,才能動力充足。

“錯的並不是我的身體,而是我對自己的人生設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視野,看不到生命的種種可能性—尼克.胡哲”

只爲金牌而戰,所以女兒們能站到最高領獎臺上。

花絮:

主演父親的阿米爾汗從19歲演到55歲,從一身肌肉的少年演到大腹便便的大叔,未用任何替身道具,就是減肥增肥,好像肉在他的身上就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來去自如。

其實並不是,他爲了拍好影片,拿出驚人的毅力在控制體重。

演女兒們的演員,參加了五個月的集訓,練習摔跤,力求動作到位完美。所以在影片裏看到所有的摔跤場景好像真的是在競技場一樣。原本我還以爲她們是專業運動員。影片中看不到沒有任何作秀成分,並不是花拳繡腿。

比起一些大牌明星斥巨資製作出來一些內容空洞無病呻吟,情節漏洞百出邏輯混亂,不能自圓其說的所謂傾力打造,真情奉獻的片子真是好太多。

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父女走摔跤這條路時遇到的困難,不及現實中真實人物經歷困苦的千分之一。影片表達力度有限,但就僅表達出的千萬分之一已經有了相當感染人的力量。

網上評分達到9.2,據說很多看完影片的人都燃了。因爲我們活着都太喪了,需要來針強心劑,活力一下。

這部影片叫《摔跤吧,爸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