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留下了極其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包含了各地人類的歷史、文化與多樣的審美觀,是啓迪現在和將來人類創意的源泉,也是彰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珍貴見證今天爲讀者推薦一本世界文化遺產旅行筆記——《從迦太基到邁錫尼》,書中收錄的53處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文化景區、考古遺址、古城古鎮、宮殿城堡、宗教遺蹟、工業遺產,從維色麗河谷到馬耳他島,從迦太基遺址到龐貝古城,從陶伯河上的羅騰堡到科英布拉大學城,從伊斯坦布爾清真寺到阿旃陀和艾羅拉石窟寺,不僅展示了各個文化遺產的現狀,更加講述了它們的歷史,典故等等,並在後面附有參觀遊覽攻略。因此它既是遊記,追蹤歷史過往、抒發真情實感;又是一本工具書,供那些熱愛旅遊,並想在旅行途中有所收穫的人們參考閱讀。本期微信爲讀者選摘“華麗的盧瓦爾河谷”一節。

*文章節選自《從迦太基到邁錫尼:世界文化遺產旅行筆記》(高山雲 著 三聯書店2018-8)。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電影《瑪戈王后》劇照

華麗的盧瓦爾河谷

文 | 高山雲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位於法國中部、巴黎西南大約 120公里的盧瓦爾河谷,全長大約 280公里,面積約 800平方公里,是法國最美麗的風景名勝地之一,有法國花園之稱。景區見證了人類和自然在兩千多年間的互動發展,特別是歐洲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時期的社會變遷;河谷中的歷史建築,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具有極高的建築和歷史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0年將盧瓦爾河谷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世界文化景區。

盧瓦爾河是法國主要的河流之一,全長超過 1000公里,流經法國中部和西部。至少距今 2000年前,這裏就有人類定居。當地的經濟形態既包括葡萄種植和家禽家畜飼養等農業活動,又有城市商業活動,河流兩岸的森林則適宜狩獵活動。今天,盧瓦爾河兩岸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城堡、宮殿和豪宅,既有皇家建築,也有貴族私邸,蜿蜒分佈,錯落有致。很多宅第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故事。在這裏,藍色的盧瓦爾河、翠綠的田園風光、樸素的農莊和高聳入雲的教堂、華麗炫目的宮殿城堡共存,整個盧瓦爾河谷可以說是一部物質化的法國中世紀到近現代政治、建築、藝術歷史的彩色長卷。

要理解盧瓦爾河谷及其城堡在法國曆史上的重要性,需要對法國曆史和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有一點了解。法國是歐洲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公元前 58—前 51年,羅馬帝國的愷撒大帝征服了現在的法國地區,將之納入帝國的版圖。511年由法蘭克人建立獨立的國家,定都巴黎。法國之名即源自於此。14—15世紀中期,百年戰爭中的許多戰事就發生在盧瓦爾河谷,當地因此出現了大量用於軍事用途的城堡。巴黎經常受到英國軍隊的威脅,所以法國王室長住盧瓦爾河谷。百年戰爭結束之後,法國的國王和貴族拆除原來用於防禦的軍事城堡,花費巨資改建爲風格華麗的宮殿式城堡,便於狩獵、休閒、聚會。從 16世紀開始,盧瓦爾河谷成爲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和文化繁榮之地,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來自意大利的凱瑟琳·德·美第奇王后在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盧瓦爾河谷著名的香波城堡(Château deChambord)就是由弗朗索瓦一世開始修建。美第奇和她的後代則居住在舍農索城堡(Château deChenonceau)。17世紀以來,隨着商業、航海、工業的發展,法國國力進一步強盛,號稱“太陽王”的國王路易十四開始建立絕對君主制。但君主制被 1792年的法國大革命推翻,後來雖然曾經有過短暫的復辟,但時間不長。至少從19世紀開始,盧瓦爾河谷又成了旅遊區。

弗朗索瓦一世和凱瑟琳的婚禮

除了法國曆代國王、王后及其他宮廷貴族在盧瓦爾河谷留下數不清的故事之外,盧瓦爾河谷還留下很多歐洲歷史名人的足跡。聖女貞德(Jeanne d ’Arc)是 15世紀的女英雄,她帶領當地軍民在百年戰爭中取得好幾次勝利,後來被敵軍用火刑處死。貞德被視爲法國的守護神,位於盧瓦爾河谷的奧爾良正是她的家鄉。19世紀著名法國小說家喬治·桑(GeorgeSand,真實姓名 AmantineDupin,曾是波蘭鋼琴家肖邦居留法國時期的愛人)曾居住在盧瓦爾河谷。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巨人”之一達·芬奇的晚年歲月也是在盧瓦爾河谷度過的。據說,他 1519年臨終時,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守候在他牀邊。達·芬奇最後的居所呂塞城堡(Château de ClosLuce)現在成了達·芬奇博物館。

除了首府奧爾良市之外,盧瓦爾河谷地區還有其他歷史名城如昂不瓦斯(Amboise)、昂熱(Angers)、布盧瓦(Blois)、希農(Chinon)、南特(Nantes)、索米爾(Saumur)和圖爾(Tours)等,其中的布爾日(Bourges)教堂和夏特爾(Chartres)大教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裏還有三個自然公園,種植大量的植物。要把這些都走一遍,至少需要兩個星期。遊客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來安排參觀。不過,以我淺見,有幾個城堡是特別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可以說是盧瓦爾河谷必看的景點。

聖女貞德在查理七世的加冕禮上

論城堡的大小規格、建築風格的華麗和歷史的重要性,首先要看的當然是弗朗索瓦一世的香波城堡。弗朗索瓦一世在政治、宗教和經濟方面的統治成績見仁見智,但他是法國文藝復興的主要推手。他從他的教師那裏接受了文藝復興藝術和思想,鼓勵文學、藝術的發展,大量收集藝術品,花費巨資修築了盧浮宮、楓丹白露宮、巴黎市政廳等,並資助了許多藝術家,包括達·芬奇。這也就是達·芬奇的許多名畫今天留在法國的原因。弗朗索瓦一世在盧瓦爾河谷修建或重修了好幾個城堡,香波城堡是弗朗索瓦一世爲了向歐洲各國炫耀法國的富庶而修築的。這位法國君主當時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爾斯五世、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是政治對頭,爲了爭奪歐洲政治的話語權,軍事衝突不斷。1519年弗朗索瓦一世決定修建香波城堡,但戰事失利,國庫空虛,宮殿的建築工程直到 1684年左右纔算完成,而此時弗朗索瓦一世早已去世多年了。

香波城堡平面爲長方形,四角和城堡正面有圓形的塔樓,最高的塔樓爲 32米。城堡內部有四百多個房間,包括中心塔樓、國王寢宮、小教堂等,裝飾風格均屬文藝復興時代。城堡的內園和外圍都是法國式花園,叢林花木都被剪裁成各種幾何形圖案,是西方建築藝術中花園設計的典型代表。

香波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

作者攝於2000年6月

第二座是舍農索城堡。這座城堡修築在盧瓦爾河中央,靠入口和橋樑與兩岸相接。房子原來是一個貴族的宅第,因爲欠稅變成了皇家產業,後來又經過了多次翻修擴建。比起香波、雪瓦尼等城堡,舍農索規模是比較小的,但重要性不僅因爲其地基部分建於 1412年,而現存的城堡建於 1513年,距今已有 500年曆史;而且因爲它和當時歐洲最重要的政治家族、歷史事件有關。1533年,佛羅倫薩的統治者美第奇家族的一個女兒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Medici,1519—1589),嫁給當時還是王子的亨利二世。這是一個強勢的王后,在丈夫去世後曾任攝政,三個兒子先後成爲法國國王,兩個女兒嫁爲西班牙或納瓦拉王后,因此她對 16世紀的法國甚至歐洲政治有相當大的影響。1547年,亨利二世將舍農索城堡送給他的情人戴安娜·德·普瓦捷(Diane dePoitiers);但 1559年亨利二世意外去世後,攝政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將城堡要了回來,用另外一座城堡和戴安娜·德·普瓦捷交換。之後,美第奇和她的兩個女兒、三個兒媳先後在這裏居住,因此有一間房子稱爲“五個王后的房間”。

從中世紀到近代,法國的國王們和政客們在舍農索城堡進行過各種政治活動。城堡的樓下有個畫廊,據說 1940—1942年德國佔領期間,城堡的入口位於德國佔領區,但人們可從畫廊的南門前往當時自由法國運動的地區。 所以,可以說舍農索見證了法國從中世紀到近現代的政治歷史之一部分,而建築本身則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

舍農索城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

作者攝於2000年6月

第三座城堡雪瓦尼(Château deCheverny)不是皇家宮殿,而是貴族住宅。法國國王路易十一時期的貴族雪瓦尼伯爵購買了這塊土地,後來曾一度成爲國家財產,亨利二世把它送給情人戴安娜·德·普瓦捷,後者卻出售給雪瓦尼伯爵的兒子。雪瓦尼城堡建於 1624—1630年間,直到 2000年仍爲雪瓦尼伯爵的後人擁有。城堡的建築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內部的裝飾、掛毯、藝術品均富麗堂皇。但最特別之處是城堡主人於 1914年將城堡向公衆開放,這是法國最早向公衆開放的歷史建築之一。2000年我到訪的時候,城堡的主人還住在城堡的三樓,而地下和二樓則對公衆開放。城堡主人仍保留着打獵的習慣,因此養了一大羣獵犬,每天定時有人餵食,而這個活動也成爲吸引遊客的亮點之一。

雪瓦尼城堡的獨特之處是其主人一直居留在城堡裏面,城堡因舍農索城堡導遊小冊子,2000年英文版,作者不詳。

而有了活生生的現代氣息,不像其他城堡,儘管富麗堂皇,但無人居住,只是冷冰冰的博物館。此外,雪瓦尼城堡的開放和運作也是一種歷史建築保育和管理可持續的模式。衆所周知,古老建築的維修和養護需要大量的資金。雪瓦尼城堡主人通過向公衆開放、收取費用用於維修城堡,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公共資金的開支。此外,由主人負責維修城堡,維修保養的質量自然相對較高,有利於保持其原真性,即城堡獨特的歷史風格。

雪瓦利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

作者攝於2000年6月

盧瓦爾河谷重要的城堡當然不止這三個,還有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的昂布瓦茲城堡、布洛瓦城堡等十多個城堡,就留給遊客親臨河谷自己慢慢欣賞吧。愛好園林的遊客還可看看當地的法國式花園,和中國花園作個比較,分析花園格局所反映的法國與中國文化的自然觀。最近法國旅遊局盧瓦爾河谷的網頁有中文版,顯然是因爲近年中國遊客多了,或者是希望吸引更多中國遊客。網址如下:

https://cn.franceguide.com/cartes/france/regions/centre-val-de-loire/home.html?NodeID=1282。

這個網頁十分有用,不僅介紹盧瓦爾河谷,而且介紹法國各地的基本情況,包括行政區劃、各地區歷史、交通、旅遊所需要的證件、住宿、美食、購物等,可以說遊客前往法國的基本信息一應俱全。此外該網頁還將盧瓦爾河谷主要城堡的法文名字用中文注音,方便遊客記憶。

旅遊小知識

季節:

法國最佳旅遊季節是 4月底到 6月中旬,這時候白天的氣溫在10—20℃,還可以穿長袖衣服,天氣不熱,人也不會太多。七八月份歐洲和美國的學校放假,到處人山人海。

交通:

從巴黎乘火車可以到達盧瓦爾河谷不同的城市,班次很多。可選擇從巴黎的蒙帕納斯火車站(Gare de Montparnasses)乘坐法國的TGV(子彈列車,最高時速可達 300公里)前往盧瓦爾地區西南端的城市圖爾,大約半個多小時就進入風光如畫而又歷史悠久的盧瓦爾地區。也可以從巴黎乘火車到盧瓦爾河谷東北端的城市布盧瓦。

飲食:

衆所周知,法國美食是西方美食的翹楚,各地的美食又各有特色。蝸牛、火腿、家禽、海產,甚至只是各種豆類,都有其獨特之處。盧瓦爾河谷以各種紅酒、奶酪等出名。法國一些地區正式宴會的程序是:開胃小食、湯、頭盤、主菜、奶酪、甜品和咖啡或茶;喫完主菜以後,主人會推出不同的奶酪讓客人挑選,之後纔是甜品。喜歡奶酪的人在法國可找到一二十種奶酪。很多人喜歡鵝肝,但其實鵝肝含極高的膽固醇,淺嘗即可。

法國甜品的品種很多,包括著名的小甜餅馬卡龍(macaron)。這種圓形的雙層夾心小甜餅有多種顏色,表面酥脆,中間鬆軟。據說,法國大革命期間被送上斷頭臺的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王后最喜歡這種甜品。當被告知百姓沒有飯喫時,瑪麗王后的回答是:“何不食小甜餅?”這和中國的晉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一樣,反映了不知人間疾苦的統治者心態。好萊塢電影《瑪麗王后》,說的就是這位奧地利籍法國王后的故事。不過,馬卡龍的糖分實在太高,甜得發膩,並不符合現代健康飲食的標準。我推薦烤制的杯裝小蛋糕(soufflé,發音類似“蘇芙麗”,中文多稱舒芙蕾),這是法國著名的甜品之一,主要成分是蛋白和糖。這種蛋糕香軟可口,有多種味道,如巧克力、香橙、薑汁等,但沒有馬卡龍那麼甜,甚至還有微鹹的蘇芙麗。

法國人習慣中午喫大餐,同事們中午聚在一起喫飯聊天,可以喫兩個小時。晚上他們在家一般喫得很少,通常是麪包加蔬菜湯之類。他們說,這是他們保持身體不超重的原因。對遊客而言,大城市的餐館晚上還是有很多不同品種的菜餚可供選擇,但如果到小城市或鄉村,就要留意一下當地餐館晚上的營業時間,太晚了可能就找不到喫飯的地方。

法國盛產礦泉水,價錢也非常便宜。除非泡茶或咖啡,歐洲人都沒有燒開水喝的習慣。

住宿:

法國各地的住宿從大酒店到私人家庭經營的小酒店都有,豐儉由人,具體可以在法國旅遊局網頁上尋找,也可託中國國內的旅行社負責安排。在法國住宿,我推薦入住歷史建築如宮殿、城堡、豪宅之類改建的酒店。這類酒店外觀獨特,內部經過現代改裝,是歷史建築再利用的典型,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現代的舒適。這類酒店的價錢往往比較昂貴。

語言和風俗:

別看法國旅遊局有了中文網頁,會說漢語的法國人依然是鳳毛麟角。法國大城市會說英語、或者願說英語的人多一些,但在小城市和鄉村就很少了。法語曾經是 17—19世紀歐洲上流社會必須學習的語言,當時會說法語纔是有教養的表現,所以法國人當然不喜歡現在英語在全世界越來越“獨大”。有些法國人,特別是上年紀的法國人,真的不會說英語,有些是即使會說也不願意說。當然,法國各地遊客中心的職員都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據一位法國朋友說,他們能夠容忍不會說法語的亞洲人(他們一般分不出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願意和他們說英語,但他們不那麼能容忍不會說法語的歐洲人。據我在法國生活、工作和遊覽的經驗,這應該是實情。所以,中國人到法國,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用英語溝通的。

法國的族羣和文化相當多元。法國在越南、北非等地有不少殖民地,當地的人民普遍接受法語和法國文化教育。20世紀中期以後,這些前殖民地儘管獨立了,但因爲種種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有不少來自前殖民地的居民選擇移居法國。因此在法國常常見到來自非洲和東南亞特別是越南的族羣,包括越南的華僑。因爲大量移民進入法國,部分當地居民對外來移民抱有偏見,認爲外來移民搶了他們的工作和福利,出現了種族歧視。

此外,法國的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的失業率偏高,而福利政策逐漸不勝負荷,因而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由讓·勒龐創建、現在由其女兒瑪麗娜·勒龐繼任主席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家前線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出現的,而且支持率逐步攀升,現在已經成爲法國第三大政黨。當然這不是說法國人都是種族歧視者,但在當前的社會經濟背景下,無論是自由行還是跟旅行團,都需要注意安全和謹慎保管個人財務,不可炫富,且避免夜間外出。法國某些小火車站晚上乘客很少,有時候甚至沒有工作人員,所以,要儘量避免晚上到這些小火車站乘車。

《從迦太基到邁錫尼:世界文化遺產旅行筆記》

高山雲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8

ISBN:9787108061966 定價:78.00元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購買)

━━━━━

▲ 點擊圖片閱讀  三聯書訊 | 2018年8月

—END—

歡迎點贊,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裏的大學公開課

▼想讀《從迦太基到邁錫尼》,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