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生日記-第9輯#

拿着刀胡亂砍人的男人,原來真的是“腦子有病”?

文/刖維揚

遺憾的是,他甚至沒有機會進手術室……

上一期實習醫生日記中小維向大家介紹了神祕兮兮的神經內科,其實神經內科所涉及的疾病遠不止我上一篇講到的這麼一點點。因此,小維的實習醫生日記內科篇2.0會繼續介紹我在神經內科的實習經歷和一部分神經內科所涉及的疾病。

那麼,請往下看吧!

特殊的病人,居然讓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的醫生一起頭疼

上期小維和大家介紹了內科和外科的區別,這一期小維就來講一個內外科合作的病例。

記得是我進入神經內科的第二週週四,早上跟着主任查完房後,主任先是安排了一下上午的工作,然後轉過身來對我說:“小維,你和你同學(就是我的搭檔王浩)一會兒跟我去神經外科會診,那邊有個比較特殊的病例也可以讓你們這些實習的同學長長見識。”有這種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啦,所以立刻拖了王浩屁顛屁顛地跟在主任身後。

我們先是跟着主任去神經外科的ICU裏看了看病人,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躺在病牀上,帶着心電監護和呼吸機,看起來就像是睡着了一樣。我和王浩事先並不知道這個病人到底怎麼了,我剛要開口問主任,主任就轉身對我們說:“我們先去會議室裏吧,神外的醫生會給我們介紹具體的情況的。”

我們一起來到會議室,會議室最前面的大屏幕上已經把病人的入院情況展示了出來。不看不知道,一看這病人的入院經過還挺戲劇化的。

大屏幕上顯示,這個病人是從市精神病醫院轉院過來的。而他被收入市精神病醫院,是因爲他在出租房裏拿着刀亂砍人,房東報警後警察發現這個人胡言亂語沒辦法交流就送進了精神病醫院。結果市精神病醫院還沒來得及對他的疾病進行評估和診斷他就陷入了深度昏迷。精神病醫院的醫生意識到這個病人的反常症狀是由於器質性病變(上一期有講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喲,不記得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前一篇實習醫生日記喲)導致的,就立即將他轉到了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

入院後,神經外科的醫生立刻給他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果然發現這個病人發生昏迷的主要原因是顱內多發性動脈瘤出血。(動脈瘤並不是我們常識中的腫瘤,而是一種血管畸形,使得血管壁看起來像長了個瘤子一樣。而多發性的動脈瘤比單發性的動脈瘤要更加容易出血。)

動脈瘤 圖源:愛愛醫

看完這些,我們主任要求看看這個病人的影像學資料。我和王浩也跟着看了這個病人的顱腦CT和動脈造影的3D成像。作爲兩隻菜鳥,我和王浩只能看出病人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是由三層膜組成的,由外向內爲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之間有一間隙就是蛛網膜下腔。當腦底部或腦表面的病變血管破裂,血液就會流入蛛網膜下腔,就是我們說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動脈的異常。而主任看了看說:“他這幾個動脈瘤的位置都不太好,再加上他現在這個身體情況,手術風險很大呀。”

腦膜 圖源:搜狗百科

神經外科的醫生聽到我們主任這麼說,點點頭說:“是的,所以我們想請你們內科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病情的。”

我們主任又看了看病人的各項檢查,對神經外科的醫生說:“我先把他的資料帶回去,我們科室先討論一下,到時候給你們答覆。”

回科室的路上,主任告訴我和王浩如果動脈瘤沒有發生破裂且小於3毫米的的話就只需要觀察治療,倘若發生出血必須要儘早手術,他還告訴我們,這個病人其實挺可憐的,他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家裏只有一個90多歲的老奶奶,在這邊沒有任何親人,他從發病開始都是社區的民警在幫他辦理手續和聯繫綠色通道。聽得我和王浩也唏噓不已。

後來我和王浩都出科了,有一天碰到神經內科的醫生,才知道這個病人最終也沒有進行手術。因爲家裏的老奶奶執意要把孫子接回家,所以他就被送回了老家。其實,從這位病人如此兇險的病症來看,如果不盡早施以手術等有效治療手段的話,恐怕回家後,他依然面臨嚴重的生命危險。

無論有多遺憾,這也是他家人在無可奈何下做出的選擇。

我們後來再也沒有收到過他的消息。

卒(cù)中?中風?傻傻分不清楚

現在有不少醫院會在急診處設立一個卒中中心。但是大家知道什麼是卒中嗎?不少小夥伴會以爲卒中就是中風,其實不是。首先,小維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口中所說的“中風”,原本是一箇中醫病名。它包括了外風和內風兩種,而我們現在通俗說的“中風”其實屬於內風,也就是我們西醫裏說的卒中了。

說了那麼多,卒中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卒中(stroke)爲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臨牀類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發病、迅速出現侷限性或彌散性腦功能缺損爲共同臨牀特點,爲一組器質性腦損傷導致的腦血管疾病。

有人要說了,小維你說了一大堆專業名稱,我們看不懂啊。所以,我現在開始講人話了哈。前面說到了卒中分爲缺血性和出血性,大家應該是沒什麼概念的。但是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腦梗死吧,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腦梗。而腦梗死是卒中裏面最常見的類型,而腦梗死的病因是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因此屬於缺血性卒中。與之相對的是另一類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腦出血(大家經常會叫腦溢血,腦出血的好發部位在丘腦和內囊,倘若這兩個部位出血會容易引起偏癱、言語不清等症狀),很明顯看名字就知道它屬於出血性腦卒中,雖然它沒有腦梗死的發病率高,但是它致死率卻遠高於腦梗死,急性期的病死率居然高達30%~40%。上面故事中的病人就屬於出血性腦卒中。簡而言之,這兩種卒中發生的主要原因爲一個是不通,一個是漏了。

又有人說了,我不管什麼缺血性什麼出血性,我想知道的是爲什麼會發生腦卒中呢?導致腦卒中的病因主要分四類:

一、血管壁病變,以高血壓性動脈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血管損害最常見;

二、心臟病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三、血液成分和血液流變學改變,主要是各種原因所致的高黏血癥和凝血機制異常;

四、其他原因,包括空氣、脂肪等栓子(愛看老秦小說的各位應該對空氣栓子不陌生吧)和腦血管的外傷、受壓和痙攣。

而導致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吸菸和高脂血症。所以如何預防腦卒中又回到瞭如何預防“三高”這個問題上了。

首先還是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而我們所說的控制並不僅僅是看看醫生喫喫藥,而是需要我們通過改變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來輔助醫生治療。其次,定期的體檢有助於對疾病的評估和治療。目前絕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改變是沒有辦法逆轉的而且現在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我們必須把卒中扼殺在搖籃裏!

這次小維真的結束了在神經內科的學習之旅,接下去要去哪個科室呢?猜猜看,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喲!

本期參考資料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賈建平.神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題圖素材來源:《行屍走肉》第五季

本期編輯團:主稿人-刖維揚;審稿-曼春;校對-阿丁;美編-波波

本文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