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達·芬奇

你可能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她

蒙娜麗莎

圖源:Giphy

作爲盧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

每年數百萬人慕名而來

只爲看她神祕的微笑

關於這幅畫的種種分析和猜測數不勝數

單就達·芬奇對人物微妙表情的瞬間捕捉

和眼角嘴角漸隱法的運用

就足以體現這位藝術天才高超的繪畫技法

然而

達·芬奇一生爲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

刷屏率最高的卻不是《蒙娜麗莎》

而是她

❂❂❂

《聖母子與聖安妮》

畫作描繪的是聖母瑪利亞的母親聖安妮,她膝上坐着懷抱基督的聖母。基督正抓着一頭小羊羔並試圖騎上它,還一邊調皮地望着母親,而外祖母正微笑地注視着可愛的小外孫。

整個畫面洋溢着聖家族天倫之樂的歡樂情緒。畫面構圖的嚴密和人物神態的和諧均是藝術史上前所未見,被譽爲藝術奇蹟。達·芬奇在此運用的構圖原理和輕柔如煙的筆法對佛羅倫薩藝術界影響極大,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深受其惠。

❂❂❂

《巖間聖母》

《巖間聖母》是達·芬奇創作的一幅傳統宗教題材畫作。畫中人物雖被一團潮溼空氣所包圍,但人體的輪廓在昏暗山岩的襯托下仍能明顯地辨析出來,尤其是畫家着力描繪的面龐被刻意營造出的神祕氣氛所籠罩,人物輕柔、溫存、純真的表情栩栩如生地突顯出來。

奇形怪狀的懸石從溼漉漉的巖體上垂下,具有植物學準確性的花草從巖縫裏穿鑿而出,竟然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遠處藍色的天空透過巖體之間的孔洞和夾縫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年輕的聖母瑪利亞以溫柔的姿態手摟抱着下跪的幼嬰約翰,她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耶穌伸過去,天使面向着觀衆,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着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等含義。據說,這一組動作的組建安排源於金字塔的構圖原理,塔頂是聖母的頭,側邊是她伸出的雙手,底角是天使和嬰兒。達·芬奇把結構看作打開作品意圖的鑰匙,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文藝復興盛期古典主義金字塔式的人物構圖。

❂❂❂

《持康乃馨的聖母》

聖母穿着暗藍色衣服,外加紅袖紅裙,身披金色斗篷,胸前別了一隻胸針。聖母將聖嬰抱在懷裏,一手扶着聖嬰,一手則拿着一朵康乃馨。聖嬰正伸出手想要抓住康乃馨。

據傳說,粉紅色康乃馨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難時留下的傷心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竟奇蹟般地長出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便成爲了不朽母愛的象徵。紅色康乃馨則是象徵殉難基督徒的鮮血,似乎預示了聖嬰以後的遭遇。

❂❂❂

《柏諾瓦的聖母》

在這幅畫中,達·芬奇利用頂端的兩扇圓拱窗戶設計,將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坐在板凳上的聖母瑪利亞與聖嬰耶穌。

位於中央偏左位置的聖母將赤身露體的聖嬰抱在懷中,聖母一手扶嬰,一手捧花;而聖嬰耶穌探出右手想要拿花,同時伸長另一隻手抓住母親。於是,玩弄花朵這個動作構成了整幅畫的主題,畫面垂直的中心軸不偏不倚正好通過三隻手和緩交錯的地方,成爲全畫的中心點。

❂❂❂

《哺乳聖母》

《哺乳聖母》,更多想強調的是一種母愛的普遍人性。形象豐滿,神態恬靜,洋溢着一種年輕母親的溫柔愛子之心。但聖母的臉部仍顯露出達·芬奇所慣用的描繪公式,過分重視女性眼睛的塊面結構(這在他以後的大量聖母像上都有表現)。聖母懷裏的嬰兒形象畫得栩栩如生 ,色彩處理讓位於解剖結構的繪畫風格,讓這幅《哺乳聖母》成爲達·芬奇前期肖像藝術的典範。這一時期,達·芬奇全神貫注的,正是他對人體描繪的科學研究。

❂❂❂

《拈花聖母》

《拈花聖母》畫於1478年,它表現的是年輕的聖母瑪利亞和兒子耶穌在一起的情景。這幅畫雖然也是採用宗教題材,但卻完全排除了宗教畫的氣息,充滿着濃厚的人情味。這裏的聖母已不再是傳統宗教畫中那般超脫人世的冷漠面孔。

畫作的優劣首在傳神

而達·芬奇筆下的每一位聖母

都將‘傳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不可言喻的神聖和光輝充滿畫面

......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以達·芬奇爲代表

將神還原爲人

籍着歌頌爲名

賦予神凡心俗軀

以極精緻、極深刻、極細微的表現描繪

以致不朽

意大利羅馬 - 達芬奇體驗博物館

Museum Leonardo Da Vinci Experience

用23幅世界最真的臨摹名畫

向這位藝術巨匠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