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 赵威)买了房子,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也打来了……因为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不少市民遭到过陌生电话和短信的骚扰。

  昨日,中消协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APP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超八成受访者都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的骚扰。

  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调查报告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

  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

  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14.8%。

  信息泄露后常见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后遭遇的常见问题涉及: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垃圾邮件。

  约86.5%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的骚扰。

  约75.0%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

  约63.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排名位居前三位。

  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

  报告显示,经营者未经授权收集个人信息和故意泄露信息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

  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2.2%。

  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0.6%。

  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占57.4%。

  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应对

  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后,消费者最担心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或交给第三方,但选择消极应对和自认倒霉的受访者不在少数,消费者的主动维权意识还有待加强。

  手机APP获取隐私权限

  手机APP需要获取的隐私权限种类繁多,而一些消费者不会完全去查看手机APP应用权限或用户协议,容易遗漏重点信息或关键描述。

  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手机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情况比较严重。

  67.2%的受访者遇到这种情况。

  32.8%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

  为何采集个人信息原因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原因是推销广告。

  受访者认为推销广告是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最主要原因,占77.0%。

  贩卖和交换个人信息占45.9%。

  挖掘用户使用习惯、提供更好服务占42.6%。

  诈骗窃取活动占24.6%。

  出现个人信息泄露原因

  据分析,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和监管不到位,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和相关监管不到位是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消协提醒

  定期维护

  和清理相关数据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不少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使用手机APP应用时,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应牢记“四注意”。

  注意一:选用安全合规的APP产品和服务,并选择正规有效的渠道进行下载安装;

  注意二: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说明,了解操作注意事项;

  注意三:培育良好使用习惯,不随意开放和同意非必要的读取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定期维护和清理相关数据;

  注意四:认真应对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问题时,要通过有效手段及时主动维权,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让更多消费者免受其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