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八成受訪者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

  

  本報訊(華商晨報記者 趙威)買了房子,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打來了;剛買了車,保險公司的電話也打來了……因爲個人信息遭到泄露,不少市民遭到過陌生電話和短信的騷擾。

  昨日,中消協發佈《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APP已經成爲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超八成受訪者都曾收到推銷電話或短信的騷擾。

  遭遇個人信息泄露

  調查報告顯示,個人信息泄露總體情況比較嚴重。

  遇到過個人信息泄露情況的人數佔比爲85.2%。

  沒有遇到過個人信息泄露情況的人數佔比爲14.8%。

  信息泄露後常見問題

  個人信息泄露後遭遇的常見問題涉及:推銷電話或短信騷擾、接到詐騙電話、收到垃圾郵件。

  約86.5%的受訪者曾收到推銷電話或短信的騷擾。

  約75.0%的受訪者接到詐騙電話。

  約63.4%的受訪者收到垃圾郵件,排名位居前三位。

  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徑

  報告顯示,經營者未經授權收集個人信息和故意泄露信息是個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徑。

  經營者未經本人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約佔調查總樣本的62.2%。

  經營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約佔調查總樣本的60.6%。

  網絡服務系統存有漏洞造成個人信息泄露佔57.4%。

  個人信息泄露後如何應對

  在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後,消費者最擔心被利用從事詐騙竊取活動或交給第三方,但選擇消極應對和自認倒黴的受訪者不在少數,消費者的主動維權意識還有待加強。

  手機APP獲取隱私權限

  手機APP需要獲取的隱私權限種類繁多,而一些消費者不會完全去查看手機APP應用權限或用戶協議,容易遺漏重點信息或關鍵描述。

  報告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爲手機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手機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情況比較嚴重。

  67.2%的受訪者遇到這種情況。

  32.8%的受訪者沒有遇到過。

  爲何採集個人信息原因

  近八成受訪者認爲手機APP採集個人信息的原因是推銷廣告。

  受訪者認爲推銷廣告是手機APP採集個人信息的最主要原因,佔77.0%。

  販賣和交換個人信息佔45.9%。

  挖掘用戶使用習慣、提供更好服務佔42.6%。

  詐騙竊取活動佔24.6%。

  出現個人信息泄露原因

  據分析,手機APP出現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安全意識淡薄和監管不到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意識淡薄和相關監管不到位是受訪者認爲手機APP出現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

  ■消協提醒

  定期維護

  和清理相關數據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個人信息泄露情況相當嚴重不少經營者未經本人同意,暗自收集個人信息,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和網絡服務系統存有漏洞,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中消協提示,消費者使用手機APP應用時,防範個人信息泄露,應牢記“四注意”。

  注意一:選用安全合規的APP產品和服務,並選擇正規有效的渠道進行下載安裝;

  注意二:認真閱讀APP的應用權限和用戶協議或隱私政策說明,瞭解操作注意事項;

  注意三:培育良好使用習慣,不隨意開放和同意非必要的讀取權限,不隨意輸入個人隱私信息,定期維護和清理相關數據;

  注意四:認真應對個人隱私信息被泄露的問題,發現個人信息被泄露問題時,要通過有效手段及時主動維權,必要時向有關部門反映,讓更多消費者免受其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