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族.jpg

  之前就聽說過長頸族,一直以爲,他們是因爲生來脖子修長,並以此爲美,纔有如此的稱號。殊不知,這樣的美麗,是要付出極其長遠的代價的。這次前去雲南德宏,在一個地跨中緬兩國的小村寨,看到了幾個衣服鮮豔,頸纏銅圈,脖子修長,髮飾奇特的女人,他們脖子上戴有銅項圈多達十餘個,多者到二十個有餘,重量約有二十斤。纔開始有了深探長頸族故事的衝動。

長頸族2.jpg

  長頸族是來自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現存不足200人,是世界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長頸族在緬甸稱之爲喀倫族,據說由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的一個少數民族喀倫族的一支巴東族所組成的。

長頸族3.jpg

喀倫族原本在緬甸東部生活了幾個世紀,向來居住在深山密林裏,以耕種自給自足,而且族裏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頸項套上銅環的傳統習俗。1948年他們遭到若開族人的侵略和壓迫,爲了避開內戰與尋求更安定和美好的樂土,於是,一羣爲數二三十人的長頸族人,翻山越嶺走了幾天幾夜來到泰北落戶,把湄宏順的山窩當成了第二故鄉。

長頸族4.jpg

他們雖然住在泰國北部的難民營裏,但仍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讓女人在脖子上戴上銅項圈就是長頸族的典型習俗。

長頸族5.jpg

  長頸族女人以脖子長爲美,但這樣的美絕對不是天生的。實際上,“長頸女”的頸部長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他們只是人爲地通過一層又一層的銅圈,使鎖骨和肩骨因銅圈的壓迫而下陷,在長期的壓迫下,頸部就會看上去日漸變長。

長頸族22.jpg

事實上,長頸族人的脖子的長度並沒有太多變化,只是那些鋼圈的重力作用把肩膀壓低,顯得脖子長。且長期帶着鋼圈,顎部會向外突出,使長頸族人的面相看上去顯得有點怪異。

長頸族7.jpg

  這些長頸族的女性一旦戴上銅圈,此生便再也無法擺脫。因爲受到銅圈的長期壓迫,她們的頸部肌肉會變得十分脆弱,離開銅圈頸部就會有斷裂的危險。

長頸族8.jpg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行爲簡直就是匪夷所思,更何論美,那爲什麼長頸族人還要這麼做呢?

長頸族9.jpg

  這裏有好幾種說法,一種最靠譜的說法是,因爲長頸族人相信人類的祖先,男人是龍,女人是鳳。爲了變成鳳凰,便有了如此怪異的傳統習俗。長頸族人通過長期鋼圈的壓迫,頸部看起來顯得修長,顎部會向外突出,整個人看起來會越來越像鳥兒,這個說法想來也是比較符合的。

長頸族10.jpg

  另外一種說法,就與金錢有關。說這些喀倫人原本住在緬甸東部,以務農爲生,與世無爭。但外人對該區的天然資源有意併吞而引發戰爭。男人出去打戰,女人就把貴重金屬品鑄成金、銀或銅環,戴在頸上或腳上,所以長此以往,這個風俗就流傳了下來。

長頸族11.jpg

  "長頸女"纏繞銅圈,要從娃娃抓起。按照他們的風俗,女孩在5歲的時候就要在頸及四肢套上銅圈帶上1公斤的銅環,這個過程並不複雜。

長頸族12.jpg

  女孩接受了幾個小時的推拿按摩之後,就有精通此道的人在她脖子上纏上銅圈,銅線截面直徑可達1.5釐米。這個儀式完成後,女孩的家人要請全村人一起來熱鬧慶祝一番。此後的幾個月裏,女孩要一直戴着那些銅圈,靜待脖子發生變化。

長頸族13.jpg

  等脖子適應了這些銅圈後,就要把它們換成更緊的銅項圈,而且要多加上幾隻,直到女孩長到青春期、身體完全定型爲止。一般是一年增加一個銅圈,最多可以戴25只銅項圈,重量在5公斤到10公斤之間,據說目前最長頸者脖子達70釐米。

長頸族14.jpg

  長頸族覺得女子頸越長便越美,所以她們由五歲開始,這些環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終生都要佩戴。晚上睡覺的時候只取下後面的豎環,而其它環也不取下來。

長頸族15.jpg

  不僅如此,長頸族女人的雙腿膝蓋也要綁上兩組銅圈,讓腿部被綁的部分永遠保持5歲的尺寸……

長頸族16.jpg

  有很多人會問到他們如何洗脖子,長頸族女人一般幾天洗一次澡,洗浴時幾個人互相幫助,把稻草或布塞進銅圈內,拉鋸般擦洗。也有人說,他們是用當地的一種特殊的草藥,來清洗頸項。不過,基本沒有人能見到他們取下銅環的樣子,連他們的丈夫也不例外。

長頸族17.jpg

  可以理解這種有差異性的風俗,卻無法接受。有時候會神經質地想,爲什麼長頸族的男人不去纏繞這些鋼圈,要讓女人來展示這樣另類的美。相信一開始在脖子上套上重重的鋼圈時,一定是又疼又重的,只是後來慢慢的對這樣的疼痛適應了,纔會習慣,但是,無論如何,這樣強迫性的持續重力,對身體一定是有傷害的。

長頸族18.jpg

另外,緬甸和泰國地區這麼熱,尤其是夏天的氣溫,尤其的高,我記得自己旅行以來唯一的一次中暑,就是在緬甸。銅圈遇熱會持續發燙,想想這些長頸族女人在夏日裏帶着滾燙的項圈,該是一種怎樣的折磨......簡直難以想象。

長頸族19.jpg

  想想如今的長頸族人,會不免有些傷感。以前的長頸族人相信人類的祖先,多數是因爲迷信和風俗而去弄長頸。而如今,除了風俗以外,多是因爲生計--吸引遊客前來。一些旅遊景點,爲了吸引遊客,收取高額門票費,把他們固定在一個區域內,像是一羣被人觀賞的物件。他們的收入極其低,靠賣一些紀念品和小物件或與遊客合影爲生。

長頸族20.jpg

  他們滿足了我們的獵奇心,卻始終,沒有人真正關心過他們將來的命運。

長頸族21.jpg

  寫完這些,心情有些沉重,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尊重這樣獨特的風俗,祝福他們越來越好,和順安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