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朋友相聚在一家裝修還不錯的重慶火鍋店。本來已經做好出血的準備,忍痛買單,但是結果卻讓我非常意外,一頓飯喫下來,人均竟然還不到100元,沒想到看起來很上檔次的火鍋店,價格卻還算“親民”。

菜單上最常點的草原羊羔肉28元一盤,量卻非常大,脆毛肚和牛肉大多也是這個價格,除非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單品外,大多數肉類幾乎都沒達到30元,海帶苗和木耳不過7元而已,這個定價策略似曾相識,可不就是呷哺呷哺嗎?

去年12月來時,這家重慶火鍋店,還沒有一盤肉價格會低於30元,雖然比不上海底撈,但是人均150元是起步價格,這才過了半年怎麼就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今天特意去線下門店走訪,調研這家火鍋店周邊兩條街所有的火鍋店,結果發現大多起名爲XX市井火鍋,裏面菜品量不大,但都很實惠,昨晚去的那家火鍋店反而是最貴的了,這倒是出乎於我的意料了。

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迫使這些店鋪改了自己的定價。

消費者更理智了

品牌溢價是前幾年說的最兇的話題,尤其是在14年到17年這期間,似乎品牌就和收入劃了等號,事實上,品牌應該是服務於大衆修煉於自身的一種概念,把品牌變成增加自身淨利率的一種手段,並沒有錯,但是做的過火了,那就是在把自己推上絕路。

開店,價格怎麼定

早在十年前很多火鍋店,客單價就在百元以上了,現在物價提升了,大衆火鍋的價格反而越來越注重性價比,這是因爲消費者更加理智了,不再會爲一些所謂的“高檔”買單了,這點和收入無關,只是因爲在信息發達的社會,大家對於好壞的評估,更加客觀,拿消費者當“冤大頭”,自然落不了好的結果。

對於消費者而言,火鍋尚且稱不上稀罕的特色,大家更願意把它作爲生活中經常可以喫到的一種美食,所以心理價位會比較明確,以一盤海帶來說,定在8元,大家覺得就能接受,但若是翻個一倍,就會覺得稍微有點貴了,而到三倍時,除非你這裏能提供星級酒店的服務體驗,味道還要非常不錯否則顧客回頭率就會大大降低

這是由於,火鍋除了設備和鍋底之外,其他的蔬菜和肉品的成本大家都是很好評估的,在超市和菜市場隨處都有參考,如果餐館只是因爲自身服務和品牌,就冒然把價格抬到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位置,消費者自然不會買單。

那麼定價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又該如何去做呢?

通過差異化來定價

高鐵和飛機上都有一等、二等座這樣的劃分,然而中間所提供的差異化服務,相比於顧客本來需要額外支付的費用相比,顯得有些不成比例。但是很多人仍然會選擇一等座,這是因爲在特殊的行業內,一些服務很難直接用價格去衡量,它包含身份,體驗等多重因素在內,而且面向的客戶羣無論是在消費能力還是在消費習慣上,是能夠接受這種方式的。

開店,價格怎麼定

再舉個例子,同樣是汽車,爲什麼奧迪A6就要比大衆帕薩特要貴很多,論及汽車本來的性能,對於他們的使用人羣來說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在特定人羣下,如果有足夠的預算,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這是由於,奧迪長久以來的宣傳方式和汽車本來的功用性,都極度注重其身份感和場景模擬,以至於提起奧迪A6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成功人士所配備的低調內斂型座駕,而帕薩特定位雖然類似,但是總感覺身份低了一些,這就導致客戶羣產生了選擇。

開店,價格怎麼定

對於做餐飲而言,這點也同樣適用,所謂的品牌溢價不是指名氣大了就能夠收費更高,而是通過獨特的服務,提供給客戶在其他地方無法感受到的定製版享受。海底撈能將客單價拉到200多元,並讓顧客並不覺得貴,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爲其優質的服務,我們平時在議論時,第一反應就是海底撈服務真的不賴,在那裏用餐確實是種享受,比其他嘈雜的火鍋店確實很有優勢。

用超出客戶期待的部分提高價格

喜茶和星巴克的成本並不算高,但是其定價卻是比較離譜的。但是不爲人知的是,這些高端的品牌,很早之前也有過“低端”的時期,喜茶早年間就有產品定價爲4元,只是知名度很低,和我們今日看到的喜茶無論是產品還是logo等形象體系,完全不一樣,他們經過探索之後,最終發現茶飲市場在往上端漫溯,所以針對這一點,重新制定發展戰略,把中高端定爲了重要“戰場”。

結果自然是讓喜茶滿意的,新一代年輕人對於喜茶推出的系列新品非常買單,他們的消費訴求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狂拽酷炫吊炸天,低調奢華有內涵”,而喜茶正好滿足他們。

所以即使客單價比常規的奶茶,突然高了兩三倍,他們也覺得很值,因爲其附帶的話題性,在你購買喜茶的情況下就已經獲得了,而在人們心裏,這個話題性比奶茶本身的價值要高,所以符合自身心理價位,大家重複消費是樂意的。

開店,價格怎麼定

網紅餐飲正是靠着這部分話題性起家的,很多網紅餐飲雖然自帶話題,產品富有新意,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們並沒有做好成名的客觀準備,一旦暴露在鏡頭下,便會迅速崩盤。在消費者心中,一杆秤這時也很明確,雖然話題性,附加值那部分確實物有所值,但是產品本身的價格卻遠遠不值,例如當初紅遍天的分子冰淇淋和毛筆酥,和海底撈、喜茶以及星巴克這些相比,缺點實在太過明顯,過了本來的熱度期之後,便逐漸歸於沉寂。

回到開頭的話題中,昨晚去的那家火鍋店,雖然裝修不錯,服務也不差,但是無論是話題性還是自身的特色都還達不到讓人買單的地步,所以人均不到一百的定價倒也比較合適,再高的話,顧客就會對產品本身的價值產生疑惑,連帶着對於店鋪產生不好的評價,至於其他附加因素,所形成的話題和體驗還不足以左右客戶的觀點。

注意:把產品價值作爲定價核心

呷哺呷哺能獲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其戰略是把品牌附加值淡化,重點突出產品本身的優勢,讓顧客爲產品買單而不是爲品牌買單,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家都對呷哺呷哺這個品牌產生了認可,連帶着呷哺呷哺的一部分增值服務,中高端產品也獲得不錯的收益。

開店,價格怎麼定

這種魄力並非所有店鋪能做到,因爲呷哺呷哺在選址、裝修和經營方面,成本並不低,相反高於很多傳統火鍋店,但自身價格始終以產品爲導向,控制在自己目標羣體最能接受的合理區間之內,把利潤空間控制在一個能保證店鋪發展的最低標準,之後在自己積累的良好口碑之後,逐步推出一些衍生產品(湊湊火鍋、火鍋奶茶)來提升自身的利潤空間,不可否認,呷哺呷哺確實成功。

附加值是難以控制的,很容易受顧客情緒轉移變化,而產品本身的價值是恆定的,容易判斷的。這點再回到之前的高鐵座位和汽車購買上也是說的通的,顧客在糾結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前提是對於高鐵本身的功能是滿意的,在此基礎上纔會在自己擁有一定額外消費能力的情況下,進行附加消費;奧迪A6和大衆帕薩特兩者都是很不錯的汽車,性價比都很高,作爲汽車本來的功能都很不錯,這也是消費者挑選的前提條件,至於其他的因素同樣只是根據自身需求額外附加的。

開店,價格怎麼定

產品價值是定價的核心,是確保自身品牌形象不至於崩潰,後續能夠推出一部分合理增值產品的前提條件,海底撈也不例外,即使是以服務著稱的它,也從未放棄過對自身產品的宣傳,把優質的產品作爲自身的立命之本,事實上在火鍋行業中海底撈的標準化,品控和曝光度都是做的最好的,所以創始人張勇能成爲餐飲行業首富也並不奇怪。

總結

定價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含產品和增值服務兩部分,前者是基礎,是發展的根本,後者是提高自身利潤空間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對於任何一個經營者而言,把產品自身的價值凸顯出來,讓顧客成爲你的忠實用戶是長期發展的最好方法,切忌不可殺雞取卵,待到時機成熟,增值服務便可增加進去,所獲得的利潤自然可觀,一切的發展順水推舟。

好的營銷方式是引流和宣傳的手段,但還不足以成爲提高價格的理由,真正的附加值,不是顧客爲營銷成本買單,而是爲自己額外獲得的服務、體驗和尊重買單,是更加直接的差異化感受,所以定價要考慮成本,而有一部分成本是自己必須承擔的,是做事的擔當,消費者需要買單的是你最終的成果,如果真的足夠出色,初期看似無償的投資,都會在後期獲得回報。

患得患失,難以捨得的心態,是每一個老闆和創業者需要平衡的,正如一句話有舍未必有得,有得必然有舍,定價定的不僅僅是價格,還有自己未來的發展。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