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鴻觀察 張洪平

前不久有一家以擅長互聯網營銷聞名的企業,因涉嫌違法被緊急叫停一起營銷活動。相關事件的詳情這裏不再贅述,我由此聯想到的一點是,互聯網普及化的時代,商業的邊界得到了大幅的擴展,但這種擴展的邊界在哪裏?有可能覆蓋到所有人嗎?或者換句話說,互聯網作爲一個工具,其在大幅提升了營銷的作用之外,是否改變了商業的本質?

首先有一點必須承認,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全球商業模式。藉助着二戰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快車,同時受益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瞬時和幾乎零成本的信息送達服務,讓衆多的公司可以將觸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把過去的經營範圍,從一城一地,拓展到全國全球。雖然全球化的競爭更加激烈,但給勝出者的獎勵也更加豐厚。

互聯網放大了“贏家通喫”的效果。更使互聯網背景下逐漸出現一種“消滅老二”的趨勢,逼得“老二們”只能想辦法搞差異化競爭,開拓新的“藍海市場”。比如阿里巴巴一家獨大後,後來的電商只能在垂直電商、快速物流、邊緣人羣上想辦法突破。再比如,谷歌公司2017年廣告收入預估可能高達1060億美元,佔全球數字廣告市場的一半份額。以致於現在歐盟都在計劃開徵“數字稅”。

但是,這是否就意味着互聯網就是萬能的了?姑且拋開那些沒有條件上網的人羣,只看那些已經24小時在線的人羣,他們的行爲有什麼變化嗎?我們又該怎麼評價互聯網的作用呢?

互聯網時代商業邏輯的變與不變

互聯網創造了“長尾效應”,但如果你把鏡頭拉遠,你會發現,互聯網仍在遵守“二八定律”。不管一個新的門類、新的行業,在一開始顯得多麼的標新立異,但當有足夠的競爭者入場之後,在經過慘烈的搏殺之後,最後仍然是“頭部”的少數企業拿走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應該說,所有的現象都可以分爲兩類,一種是會隨着時間改變的,另一種則不會。前一種是隨着外部環境的約束條件而變,比如技術的進步會改變我們的行爲,有了電話就不再用電報和BP機,有了微信就幾乎不再用短信。

還有一種是不會隨着時間而改變,或者改變太慢以致於察覺不到,這一般是和人的本性有關。比如貪婪和恐懼,好逸惡勞與獵奇心理。而且我們往往不難發現,凡是成功的商業設計,基本都是順應這種人性的。一個最好的例子是,世界各國的首富,都是那種提供高性價比大衆消費品的商人,這就是因爲他們都成功地撬動了最多數人的最基本需求。

回到我們的問題,互聯網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應該說,互聯網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將信息送到儘可能多的人面前,但最終做出選擇的,仍然是人。互聯網的作用是使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給了人更多選擇的自由。

而人和人的差異可以很大。有的保安就是要考上大學、考上律師,但如果以此出發,認爲所有保安都是以靠大學爲目標,那顯然是以偏概全。

同樣,以爲互聯網把所有人連接起來了,你的商品就等於面向所有客戶了,那顯然也是自大的體現。“信息爆炸”是一個老套的說法,但很形象地表現出了人在面對信息海洋時的無助感。過猶不及,太多的信息等於沒有信息,人的時間精力有限,面對無限的可能,只能做出有限的選擇。

互聯網確實能夠以低成本直達客戶,但如果把這個過程再拆分,你會發現它其實是兩個部分。一是內容的製作,一旦製作完成,將其“複製”的成本是爲零的,可以無限複製。但是要送達到具體的用戶處,其成本和難度會隨着送達數量的增加而快速上升。舉個例子,如果你做一個廣告,想讓100萬人看到,那隻要在地方電視臺上播放就可以了。如果要讓1億人看到,多花錢在春晚上打廣告也能做到。但要讓10億人看到,那隻能借助各種媒體和互聯網傳播渠道,費用也會是個天文數字。如果要讓地球人都知道,那隻能靠做夢。

每個人都是你的客戶”,這句話只是個美麗的童話。真正對你有價值的,永遠是細分後的用戶羣體。商家要做的,其實就是在確定自己目標客戶羣體後,努力找到這個成本與收益的平衡點,或者叫邊際點。成功的商家,在於能夠以較小的成本撬動較大的收益,所謂“用20%的努力得到80%的收益”。

消費者是分層的,商家也是分層的。只是在不同的技術條件下,不同的經濟基礎上,這種分層有時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互聯網的出現,讓消費者和商家雙方,可以更方便更低成本地進行這種分層的識別,找到自己的目標,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選擇。

選擇的自由使“貨比三萬家”的成爲可能,讓貨幣成本下降,但同時就使得人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上升爲更主要的負擔,以致於商家要去爭奪用戶的時間。今日頭條的競爭對手不止是朋友圈和微博,還有王者榮耀、淘寶、健身APP和美圖秀秀。

互聯網的另一個特點是會留下痕跡。這是多次博弈的一個基礎,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借鑑別人的經驗教訓,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當然也催生了“刷單”這麼一個新的職業。

互聯網時代商業邏輯的變與不變

互聯網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又提出一個悖論,即我們是應該增加分工協作,只專注自己的核心優勢更好?還是應該跨領域搞多元化更好?這個問題的如果換個角度說,核心競爭力是寶貝還是陷阱?這還是要辯證地看,在一個具體的時間點上,核心競爭力當然是你能夠脫穎而出的前提。而從長時段來看,只專注於過去讓你成功的核心能力,卻容易看不見環境的變化,陷入路徑依賴的陷阱。這個問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只能就事論事,走一步看一步。

在飛機設計的領域,有一對指標是相互衝突的,簡單說就是“穩定性”與“靈活性”,兩者此消彼長。太穩定了不行,飛機和敵人空戰時不靈活;太靈活了也不行,飛行員和飛控系統要不停去修正飛機的姿態,稍不注意就會失去平衡。沒有永遠兩全其美的辦法,飛機的設計師必須要平衡這兩個指標,針對不同機型的應用場景做出取捨,比如運輸機轟炸機就要偏重穩定性一些,戰鬥機就要更偏重靈活性。

講這個例子是想告訴你,我們做任何一件具體的事,都不能脫離真實場景來空談,那樣的結果只能是緣木求魚,必須要實事求是地考慮真實的場景,才能得出一個實用的結論。

互聯網時代商業邏輯的變與不變

具體到商業應用中來,理想的情況是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即使偉大如喬布斯,也經歷了慘痛的教訓才學到這點,他在迴歸蘋果公司後不再堅持早年的完美主義,而要在性能和可實現性之間做出平衡與取捨,這才成就了後來的蘋果帝國。

風險是可計算的,不確定性是不能計算的。你必須時刻睜大眼睛,一隻眼睛看向外部環境,另一隻眼睛看向自己內部的狀態。

企業家就是要在看不清前路的時候做出決定。要在謙虛謹慎和大膽激進之間做出平衡,所謂“廣泛徵求意見,獨自做出決定”,這是比較理想的企業家精神。

到這裏我們基本有一個結論了。互聯網,作爲一種工具,整體來講是中性的。它深刻地改變了一些東西,提高了信息交換的效率,但也有不好的副作用。不過對於一些更底層的人性,並不是一個工具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也許再過幾十上百年,人類可以演化得更適應互聯網環境。從商業的角度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樣的玩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要對規律有敬畏之心,認清哪些是變的哪些是不變的,擺正心態,這可能是這個浮躁時代更需要的商業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