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人員認爲,美國政治家對中國在非洲的參與所持的很多觀點並不符合事實。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2日刊發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中非研究項目負責人德博拉·布羅伊蒂加姆的文章《美國政治家對中國在非洲的看法全錯了》稱,在對中國在非洲的角色進行研究後,研究人員認爲,美國政治家對中國在非洲的參與所持的很多觀點並不符合事實。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中國提供就業和培訓

韋克福里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莉娜·本·阿卜杜拉研究了中國對非洲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的投資。她說:“非洲人正受邀到中國的大學學習。中國正提供獎學金。在非洲人考慮技術(和)技能時,他們認爲中國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文章稱,對中國在非項目的就業情況進行的調查屢次顯示,實際上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工人是當地人。這在商業上說得通。在中國,紡織工人的月工資現在約爲500美元,遠遠高於大多數非洲國家工人的月薪。中國投資者紛紛前往埃塞俄比亞等低成本國家建廠,他們並不考慮引進中國工人。就像過去幾十年中把工廠遷到中國的美國和歐洲工廠主一樣,中國公司現在正將自己的製造業外包給成本更低的國家。

▲資料圖片:東奧服裝廠自2012年開始在坦桑尼亞投資建廠,如今已成爲坦桑尼亞最大的服裝企業,累計投資約1600萬美元,爲當地民衆提供了2700多個工作崗位。(新華社)

中國爲基礎設施缺口提供資金

波士頓大學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一直在努力收集自2000年以來中國所提供貸款的數據。

文章稱,在非洲,對這些數據的研究發現,中國在2000年至2015年間提供了至少955億美元貸款。總體來說,數據庫中的中國貸款正在提供一種有益服務:爲非洲嚴重的基礎設施缺口提供資金。在非洲大陸,有超過6億人用不上電,而40%的中國貸款用於發電和輸電。另有30%用於令非洲正陷入崩潰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實現現代化。

▲中國幫助烏干達修建的高速公路(路透社)

文章稱,總體來說,電力和運輸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投資。中國的貸款利率通常較低,並且償還週期較長。

中國獲得的土地面積有限

研究團隊在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團隊收集了一個數據庫,其中包括中國企業(或政府)據稱獲得或試圖通過談判獲得大量(超過500公頃)非洲農田的57個案例。如果媒體報道屬實,那麼這些農田的總面積將高達600萬公頃,佔非洲所有農田面積的1%。

研究團隊花了三年的時間追蹤每一個案例,並且確認,這些報道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假的。在其餘案例中,研究發現確實有中國投資。但中國企業實際獲得的土地總面積只有約24萬公頃,佔報道面積的4%。

▲資料圖片:中國援助贊比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畢業學員祖魯女士(左)在自家的蘑菇種植大棚內。

文章稱,國際林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進行仔細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在非洲的種植業領域,中國並不是一個主要投資者,這與人們常常描繪的情況大不相同。”中國的農業投資遠遠低於媒體報道。中國的貸款爲非洲提供了電力,中國企業正在爲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