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高科技封锁60年,现在终于逆转,去年,中国宣布禁止出口舱容大于1500立方米,挖深大于15米的大型挖泥船,与此同时,中国宣布量子应用、空天防御导弹、全电力推动技术 、激光武器、实施技术出口限制措施。中国实施军备反封锁,凸显中国技术的巨大进步,凸显中国军备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近几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实施最为严厉的技术出口限制,很少听说中国针对西方实施出口限制。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技术相对西方比较落后,洋灯洋火好像一切都是洋的。

当时日本媒体称,没有日本人卖给中国核心部件,中国的机器就运转不了;没有俄罗斯人卖给中国发动机,中国的飞机就飞不上天;中国只会生产服装和玩具这种低级产品。只要外国对中国实行高技术封锁,中国就啥都生产不了

世界最大抓斗式挖泥船“东祥”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不仅没有在西方的封锁之下垮掉反而突破不断,研发出了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核心部件、自己的发动机,并且多个领域开始引领世界。 伟人曾说过:封锁吧,封锁几十年后,我们就啥都有了。现如今,这句话成真了。我们不仅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美日的技术封锁,我们还在很多领域完成了对他们的封锁!

《泰晤士报》指出,中国装备技术出口限制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过去中国非常慷慨的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局面可能在悄然发生改变,西方已经习惯了针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中国的求助中赚取暴利,如今中国开始实施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真的需要调整心态好好适应了。

美国兰德智库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在量子应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雷达,中国的研发都处于世界前列。西方国家试图学习中国的量子应用技术,但是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没有采取开放策略。日本也指出,中国在量子应用领域的态度比较保守。应该在民用领域主动与世界分享。

中国对于空天防御导弹实施技术封锁完全是国际惯例,因为这是一种战略性防御武器,绝对不能让敌对国家掌握我们的核心技术。对于部分国家想要学习合作的要求,我们可以理解他们想要学习的心情(毕竟我们也被封锁了这么多年 哈哈)

全电驱动堪称当时极为前卫的技术,首先利用燃气涡轮机发电,透过配电系统将电力分配给不同的电动马达,去带动推进器或供应舰上吃电的系统。因此可以免除减速齿轮、大轴等占空间的复杂机械,利于缩减舰体尺寸。同时也更能灵活分配舰上主机发出来的功率,满足现代化舰艇日趋增加与多元化的用电需求。马伟明院士还首先提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技术路线,使得中国“弯道超车”赶在美国之前完成了二代电推进技术的部分实用化,据了解,2019年至2020年,中国新一代055A型导弹驱逐舰和052E型导弹驱逐舰将首先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届时中国海军将拥有世界最好的大型水面舰艇电推进技术。)

最近,美国专门研发激光武器的APC公司发表公告声称: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攻关,终于成为美国唯一可以生产KBBF晶体的供货商,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中国的技术封锁,总体价格明显低于中国出口给美国的同类产品。看到这里,诸位看官是不是有点拿错了剧本的感觉?

就在美国人欢呼自己打破了中国技术封锁的同时,中国人也没有停下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2013年我国深紫外固态激光源系列前沿装备通过验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外,KBBF晶体含有剧毒的铍元素,且晶体层状生长习性不佳,是其难以克服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科研人员又有了更新的突破,2015年我国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RABF晶体,不仅继承了KBBF晶体优异的光学性能,而且安全无毒,同时克服了KBBF的层状生长习性不佳的弱点,堪称下一代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最佳材料。美国《自然》杂志不得不坦承:“其他国家在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目前看来还无法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航空航天、国产航母、量子通信、超算、核能、高铁、港口龙门吊数不胜数,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弯道超车的故事。高温超导、纳米科技、量子力学……基础科学不断突破;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导航……工程技术硕果累累。新科技、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科技创新如今正处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

俗话说的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随着一带一路世界级最大宏伟目标慢慢实现没有力量能挡住中国前进和发展的脚步,强大的中国是历史的选择。

毛主席说过:不是不报,时候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