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从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的日本不叫日本,而叫倭奴国。

日本的这个称谓是有现实依据的。

1784年,有两个日本农民发现了一个小印章,这个印章上还写着字:汉委奴国王金印。

这个金印的发现,直接表明中国和日本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来往了。

当时有一个研究中国的学者叫龟井,他当时想花黄金买下来这个金印,不过最后两个农民上交了金印,现在这个金印在福冈市博物馆内收藏着。

倭奴国,从字面意义上我们能够看出来,这个国名是不太雅观的。

然而,倭国为了向中原政权学习,汉朝对他们这样称呼,他们也不在乎了。

在中原政权文化的熏陶下,倭奴国也学会了中国的各种礼仪,他们想换一个比较雅观的名字,但是在换名字的时候,需要唐帝国点头。

于是日本开始让学者翻阅古书典籍,来为自己重新起一个名字。

最后这些学者找到了日本这两个字,“日本”这两个字和太阳神是有关系的,日本即便是到现在,其皇族也有神化的成分。

关于日本这两个字,在我国隋朝的史书中也有记载,比如“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句话和日本的国名是有很大关系的。

日本改变国名所处的时代,中原地区刚好是武则天当皇帝。

倭寇对这个女皇也是很了解的,他们知道武则天不会轻易给他们改国名,于是日本人步步为营,谨慎图之,变通的让武则天为他们改国名。

武则天时期,中国和倭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所以当倭寇的使臣到大唐的时候,武则天给他们很好的待遇。

倭寇很快就把自己改国名的事情说给了武则天,不过武则天根本没有理会这种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在武则天的议程范围之内,本朝的很多事情还要处理,哪里管得着倭寇这个弹丸之地。

于是日本改国名的事情就被耽搁了下来,可是日本人依旧不放弃。

有一次武则天和自己的面首在一块喝酒玩乐,突然几个倭国人来到了武则天这里,武则天正在兴头上,酒劲也降低了武则天的判断能力,于是便允许他们改国名为日本。

武则天是不是喝醉酒赐予日本一个国名,这有待考证,但是武则天赐予日本国名,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新唐书中有日本传,书中记载,670年,倭国派遣使者前来唐朝,倭国恶倭名,更号日本。

唐朝史学家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说了,武后该倭国为日本。

当时的国人将日本改国名一波三折的经历视为一个笑话,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在千年之后,给华夏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