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呈焦枯状、果肉腐烂,西瓜闹的这是啥病

一、西瓜炭疽病

该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叶片和茎蔓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0%~30%,严重的可高达60%以上,储藏、运输期间严重发病的,烂瓜可高达80%以上。

苗期发病,先在子叶边缘产生圆形至半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边缘有浅绿色晕环,上有黑色粒点。

真叶染病,初为圆形至纺锤形水浸状斑点,有轮纹,易破碎穿孔。

叶柄、茎蔓染病,病部现狭长的褐色凹陷斑痕,水渍状,扩展后茎蔓死亡。

果实染病,病部水渍环状,后成凹陷圆斑,上生环状排列小点,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黏稠物,致瓜腐烂。

该病原为瓜类炭疽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气温20~24℃、棚室相对湿度90%以上、以及连阴多雨、地势低洼、偏施氮肥、连作重茬等条件下利于该病较重发生。

防治措施: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80%克菌·醚菌酯可湿性粉剂750倍液、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

二、西瓜叶枯病

该病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多雨季节或暴雨后迅速发病,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的可高达80%以上。可使大量叶片变褐焦枯、损失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蔓和果实。

叶片受害,在叶背、叶缘或叶脉间产生水浸状褐色斑点,扩展后为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至褐色,湿度大时叶片呈焦枯状。气温高时融合成大斑,布满全叶致叶枯。茎蔓病斑椭圆或梭形,凹陷。

染病果实上生圆形凹陷的病斑,致果肉腐烂,湿度大时长黑霉。

该病原为瓜交链孢,半知菌亚门真菌。经风雨传播。气温14~36℃、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相对湿度90%以上易致大流行。偏施氮肥、地势低洼、长势衰弱、连作重茬等条件下均利于该病重发。

防治措施:

1.选用耐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2.增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按西瓜生长对氮、磷、钾2.83:1:3.4的比例配方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种子处理:用55℃热水浸种15分钟,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4.药剂喷雾防治: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