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重返宿蛤蟆村看到村民这么积极的精神状态,村容村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深感欣慰。” 重返当郎忽洞苏木宿蛤蟆村的那一刻,周纯杰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加快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1月7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带领的自治区调研组一行来到当郎忽洞苏木宿蛤蟆村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登华,旗领导纪全富、高永斌、张秀清等陪同调研。

据悉,周纯杰同志曾于1996年深入原察汗淖乡宿蛤蟆村进行过定点扶贫,时隔二十多年,今天再次来到宿蛤蟆村,对宿蛤蟆村的巨大变迁,特别是真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后,该村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表示了充分肯定。这些变化,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住房、饮水、公共服务和便捷出行条件,更多的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在村民毛建业家中,周纯杰一行详细了解了宿蛤蟆村产业发展情况,村民生活情况、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收入来源和当前存在的困难,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坚定脱贫决心,努力发展产业,通过勤劳努力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毛建业激动地说:“多亏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村所有贫困户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宿蛤蟆村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是察右后旗的一个缩影,在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下,特别是志智双扶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改变了等、靠、要的陈旧思维,主动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靠勤劳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纪全富欣慰地讲述着我旗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宿蛤蟆村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一手抓设施种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和“三保障”,一手抓智志双扶,脱贫攻坚取得了预期成效。截止2018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11200元左右,贫困发生率降为2.37%,基本实现人脱贫村退出目标。特别是该村按照旗委、政府关于以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乡村夜校活动,上好政策必修课、发展互动课、道德情感课,通过政策培训提升思想认识,通过传授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脱贫致富,通过道德情感交流,密切干群关系,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宿蛤蟆村的巨大变化真实反映出该村乃至察右后旗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心路和生动实践。

周纯杰一行还来到宿蛤蟆村文化室进行实地调研,对宿蛤蟆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表示满意。

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给钱给物“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唯有志智双扶,才能激发自尊自强的精神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这既是察右后旗脱贫攻坚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启示,也是周纯杰一行领导关注和强调的重点。察右后旗将认真贯彻此次调研指示精神,在稳定脱贫、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出新特色、干出新成效!(记者 王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